古詩《蔣智由·有感》原文賞析
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
這是一首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激情詩。
“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詩一開頭就向讀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詩人有什么仇要報?詩人為什么要流淚?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得追述到詩人所處的年代。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過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帝國主義者步步逼進,清王朝統治集團日益腐敗墮落。1842年8月清王朝同英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1844年7月又同美國政府簽訂了《望廈條約》; 1856年6月又同英法美俄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些賣國條約的簽訂,把中國的大好河山搞得支離破碎,民不聊生。詩人耳聞目睹這個時代的悲劇,怎么不“沉沉往事淚長流”呢?這個仇和淚不單是詩人自己的仇和淚,“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詩),而是全中國人民的仇和淚。
“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當今的清王朝這樣黑暗,難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是如此嗎?詩人帶著這個問題,以凄涼的心情讀完了中國的歷史。他看到了中國自奴隸社會以來約四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沒有哪一個朝代的統治者不是在殘酷地對奴隸、農民進行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因此,他得出了“幾個男兒非馬牛”的結論。這時的詩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慨,立志要改革這個腐敗的清王朝,為中國人民報仇。可是,詩人感到做牛馬的人多,雖郁憤不平,而能挺身起來報仇的人卻“落落”無幾,因此,他向全中國人急呼:你們甘當牛馬嗎?!為何不起來反抗這腐敗的清王朝呢?
詩的作者以無情的筆墨,憤怒地譴責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統治,不同程度地表現了愛國主義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對當時以康有為、梁啟超推行的改良主義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被梁啟超視為“近世詩界三杰”之一。
這種將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統一結合起來,悲傷而不頹喪,沉痛而不絕望的詩作表現出作者的激情,更有回蕩不盡的藝術風格。如詩首句的“落落”二字和末句的“幾個”二字給人以很多聯想,這種聯想加強了詩歌內容的深刻性和藝術的感染力。詩的第二句僅“沉沉”兩字就把中國幾千年的黑暗社會的深度和廣度表現了出來,這就是這首詩創作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上一篇:古詩《元好問·論詩(錄)·有情芍藥含春淚》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費密·朝天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