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題臺灣澎湖島嶼》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施肩吾
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
黑皮少年學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這首詩反映了大陸人民與當地人民共同開發臺灣寶島的艱難生活。澎湖嶼,即澎湖列島,今臺灣省的一部分?!皪u夷”,即指臺灣。戰國時期,大陸人民即知道有臺灣島,稱島夷。兩漢、三國、隋,兩岸人民往來頻繁。唐時施肩吾率族人渡海移居澎湖,共同對臺島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這首詩作,描繪了漢族人民與高山族人民共同勞動、生活的情景。臺島本來是荒蕪的,正是經過漢、高兩族人民的共同勞動,辛勤開墾,慘淡經營,才成為美麗富饒的寶島。詩的前兩句描寫了臺灣早年荒薜的環境,彌漫著海水腥味的海邊,荒涼可怖,閃閃爍爍,仿佛鬼市;詩人與族人生活在臺島,沒有鄉黨,語言、生活習俗都不相同。后兩句則描繪漢族少年與當地人民共同勞動的情形,寫得十分生動形象。白天向當地人學習“采珠”,由于臺島地處熱帶,曬得成“黑皮少年”;夜晚,手舉一種叫“生犀”的火把,照著海水,捕魚捉珠。當年海島荒涼的氣氛,夜晚的環境,奇異的風情,都躍然紙上!
這是唐詩中寫臺灣的唯一的一首詩歌,也充分說明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十分寶貴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
上一篇:宋昱《題云崗石窟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武元衡《題嘉陵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