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原
貞觀從知畫有仙①,能將萬里尺圖間②。
白云掩映楓林好,遮卻溪南無數山。
盤紆徑路卻何之,中有居人未卜誰?
百丈飛泉云外落,一林霜葉九秋時③。
【注釋】
①貞觀:唐太宗年號。畫有仙:閻立本善書畫,朝廷號為“丹青神仙”,事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九。②萬里尺圖間:畫有遠勢,語出《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賁)能書善畫,于扇上畫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③九秋:秋季九十天,故云。從全句詩意看,這里指深秋。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二集·素履齋稿》、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
閻立本(?—73),唐代著名畫家,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與兄立德齊名,人稱“二閻”。歷仕司封郎中、將作大匠、工部尚書、右相等職。畫師鄭法士,善畫人物,嘗圖秦府十八學士圖,貞觀中,畫凌煙閣功臣圖。
立本工于寫真,他的山水畫不多見,鄧文原、吳鎮等人題寫的《閻立本秋嶺歸云圖》、《閻立本西嶺春云》詩,知元時尚存立本山水圖。這些資料不可多得,彌足珍貴。詩共二首,主要地描寫畫面景物,而每首各有側重。第一首,先從議論落筆,贊頌畫家閻立本在貞觀時代有畫中神仙之美稱,能夠在尺幅中畫出萬里江山。這兩句詩綰帶兩首詩意,是從總體上品評閻立本的山水畫。三、四句,才歸到《秋嶺歸云圖》上,重點是寫白云,描寫它遮卻無數山,與紅透了的楓林相輝映,紅白相照,色彩鮮明。米芾《畫史》稱“立本畫皆著色”,讀本詩“白云掩映楓林好”及下詩“一林霜葉九秋時”,信然。第二首,整篇再現畫境。盤紆徑路、山家村民、百丈飛泉、一林紅楓,組合在一幅畫里,意境深邃。句句寫畫,詩意容易墜入平實板滯之地,而詩人卻兩次運用疑問語氣詞“卻何之”、“未卜誰”。斡旋于實景中,遂使全詩氣象靈動,饒有風神。
上一篇:《長沙元門寺張璪員外壁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陰山畫虎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