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片石長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見高情。
世人只愛凡花鳥,無處不知梁廣名。
《長沙元門寺張璪員外壁畫》是李群玉目睹張璪壁畫,有感而發(fā),反映自己不慕榮利的高逸情趣的詩篇。
李群玉(約813—860),唐代詩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舉進士不第,裴休當時正任湖南觀察使,知其文名,延請至郡府,加以勉勵。大中八年(854)來京師,裴休為宰相,極力推薦,進獻詩三百首給唐宣宗,乃授以弘文館校書郎。群玉善吹笙,工書法,清才曠逸,詩筆遒麗,格調(diào)清越,多寫登山臨水、懷人送歸之作,有《李群玉集》傳世。長沙元門寺有張璪所畫的松石壁畫,繪畫文獻上已無法查考,本詩的內(nèi)容,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這首題畫詩,寫法很別致。起句緊扣題意寫。 “片石長松”四字,寫畫上圖像, “松石圖”是張璪的拿手杰作,他所到之處,留下的真跡大都是松石。 “倚素楹”,畫上的松石氣韻生動,好像向素色柱子上傾倒,其勢若“倚”。這句詩,言簡意賅地表現(xiàn)出元門寺壁畫畫面的基本內(nèi)容,直扣題面。次句緊承首句,描寫松石的神態(tài)以及由此而見的畫家的審美情趣。“翛然云壑”,畫面上的云煙丘壑悠閑自然。 “翛然”,無拘無束,用《莊子·大宗師》 “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語,形容畫上云壑的神態(tài)。 “見高情”,由松石云壑的神態(tài),可以見出畫家的不同凡俗的高尚情趣。第三句,撇開張璪員外的畫,詩意陡然一轉(zhuǎn),轉(zhuǎn)出別意, “世人只愛凡花鳥”,意謂世人只愛好庸俗的花鳥畫。所以,結(jié)句“無處不知梁廣名”,用人人爭傳梁廣花鳥畫的詩意拍合全篇,映帶出很少有人稱道張璪松石圖的題外之旨來。梁廣,是中唐花鳥畫家, “以花鳥、松石、寫真為能”,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將他列在“能品下”,顧況《梁廣畫花歌》 “手把梁生畫花看”,鄭谷《海棠》詩“梁廣丹青點筆遲”。中晚唐時代,花鳥畫興起,為當時人所喜愛,李群玉詩的后二句,正好反映了這種藝術趨尚。
詩人李群玉懷抱不慕榮華、超然世外的志向, “本不將心掛名利,亦無情意在樊籠”(《請告出春明門》),所以,授弘文館校書郎后不久,他便去職還鄉(xiāng)。這種曠逸的情思,表現(xiàn)在他的審美情趣上,必然是愛好張璪的那種超塵脫俗、趣味高尚的松石山水畫,不滿于梁廣那種艷麗的、凡俗的花鳥畫。他運用借題發(fā)揮的手法,憑著長沙元門寺的壁畫,抒寫自己不趨時尚、不慕名利、意趣高雅的情懷。這種藝術意想,與章孝標《破山水屏風》如出一轍。章詩認為山水屏風雖然已經(jīng)破舊,但還是勝過一般的花鳥畫, “尚勝凡花鳥,君能補綴休”。章、李兩位詩人,時代雖有前后,然而他們都不滿“只愛凡花鳥”的世俗風尚,都屬意于能感發(fā)人們高尚情操的山水松石,他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審美情趣是一致的。
上一篇:《長沙元門寺張璪員外壁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閻立本秋嶺歸云圖二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