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文采風(fēng)流今尚存。
學(xué)書初學(xué)衛(wèi)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shù)上南熏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jìn)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發(fā)動,英姿颯爽來酣戰(zhàn)。
先帝御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fēng)。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善畫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窮途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曹霸,唐代畫家。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是曹髦(曹操的曾孫)的后代,善畫鞍馬人物, “筆墨沈著, 神采生動”(湯垕《畫鑒》),開元時代已經(jīng)成名,曾受玄宗之命,畫功臣和御馬,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故稱“曹將軍”。天寶末,因得罪玄宗,削籍為庶人。曹霸尤以畫馬擅名,趙子昂評曰: “唐人善畫馬者甚眾,而曹、韓為之最,蓋其命意高古,不求形似,所以出眾工之右耳。” (湯垕《畫鑒》引)真跡有《奚官試馬圖》、 《調(diào)馬圖》、 《九馬圖》、 《下槽馬圖》、 《照夜白圖》等,宋、元時尚流傳(見米芾《畫史》、 《宣和畫譜》、董逌《廣川畫跋》、湯垕《畫鑒》等),今并失傳。
廣德二年(764),杜甫流寓成都,與畫家曹霸相識, 感慨他的身世遭際,因作《丹青引》,贈給曹霸。丹青,丹砂和青欔,兩種制作顏料的礦石,可作繪畫用的顏色,后用以代指繪畫藝術(shù)。杜甫這首贈給曹霸的詩,歌頌他的繪畫藝術(shù)成就,故以《丹青引》命題。這首題畫詩,在題詠曹霸繪畫藝術(shù)的同時,寫出曹霸昔盛今衰的境況,實(shí)在也是一首感遇詩。浦起龍看到這一點(diǎn),因此他評論這首詩說: “通篇感慨淋漓,都從此五字(題上“贈曹將軍霸”)出。自來注家只解作題畫,不知詩意卻是感遇也。但其盛其衰,總從畫上見, 故曰《丹青引》。” (《讀杜心解》)
全詩四十句,分成五個段落,每段八句。首段從曹霸的家世說起,點(diǎn)到書畫藝術(shù)上,最后歸結(jié)到“丹青”,與詩題《丹青引》相應(yīng)。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是說曹霸本是魏武帝曹操的后裔,家世顯赫,現(xiàn)在卻是寒門的平民百姓。為庶,成為庶人,指曹霸削籍降為庶人一事。清門,即寒門。 “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曹操的英雄業(yè)績雖然已成陳跡,但是曹家的“文采風(fēng)流”,世代傳流下來。曹氏父子擅長詩歌,曹髦是個畫家, “以畫稱于魏” (夏文彥《圖繪寶鑒》)。曹霸承襲先祖的文采風(fēng)流,在繪畫事業(yè)上發(fā)揚(yáng)光大。開端四句,跌宕入妙,兩層抑揚(yáng),開出下文無數(shù)感喟,“為庶為清門”,照應(yīng)末段漂泊坎壈; “文采風(fēng)流”,照應(yīng)中段奉詔作畫,章法極為縝密。 “學(xué)書”二句,寫曹霸的書法藝術(shù)。 “衛(wèi)夫人”,晉代書法家,名鑠,字茂漪,是汝陰太守李矩之妻,她的書藝受之于鐘繇。 “王右軍”,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見前李白《王右軍》賞析。曹霸的書藝是從衛(wèi)夫人入手的,他以自己沒有超過王羲之而深感遺憾。這二句乃是陪襯筆法,為下文寫“丹青”張本。 “丹青”二句,是說曹霸專心于繪畫藝術(shù),忘記自己已經(jīng)年老,不以富貴、貧窮為念。這二句詩,化用《論語·述而》: “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用經(jīng)語而不露痕跡,使人忘其為用經(jīng),誠為妙筆。詩至此方轉(zhuǎn)入正題,下接第二段,描寫奉詔作畫的盛況和寵遇。本段“孫”、 “門”、 “存”、“軍”、“云”,押平聲元、文韻。
第二段記敘曹霸在凌煙閣重畫功臣圖, 突出他的寫真藝術(shù),為下段御前畫馬作鋪墊。 “開元之中”二句,意謂曹霸早在開元時代就已經(jīng)受到唐玄宗的恩寵,經(jīng)常在南熏殿受召見。南熏殿,在南內(nèi)興慶宮中,因“南風(fēng)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史記·樂書》載舜歌《南風(fēng)》之詩) 而得名。 “凌煙功臣”二句,描寫曹霸重畫功臣圖。凌煙,閣名,在太極宮中,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命大畫家閻立本圖開國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煙閣,以表彰他們的功勛。少顏色,指舊日閻畫已經(jīng)褪色。開生面,曹霸重新作畫,人物面目如生。 “良相”二句,總寫功臣畫像。 “良相”是文臣,只寫他們頭上的進(jìn)賢冠, “猛將”是武臣,只寫他們腰間的羽箭。這二句以局部代全體,文筆洗煉。 “褒公鄂公”二句,具體描寫武將的威儀。褒公,指輔國大將軍、揚(yáng)州都督、褒國忠壯公段志元,他在功臣閣中位列第十;鄂公,指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他在功臣閣中位列第七。兩人都是武將,畫上的形象威風(fēng)凜凜,神采飛揚(yáng),毛發(fā)顫動,好像來到戰(zhàn)場與敵人酣戰(zhàn)一樣。功臣中重點(diǎn)描寫武將,武將中突出褒、鄂二公,以點(diǎn)帶面,筆墨省凈。本段“見”、 “殿”、 “面”、 “箭”、 “戰(zhàn)”,押仄聲霰韻。
第三、四兩段,專門描寫曹霸畫馬,這是全詩的中心。兩段文字,區(qū)別在于前者寫曹霸作畫經(jīng)過,后者以真馬和弟子作陪襯,極寫曹霸馬畫的藝術(shù)造詣。 “先帝御馬玉花驄”以下四句,是說先帝所乘的玉花驄,許多畫師都畫得不像;這一天,皇帝命令將它牽到宮前的臺階下,讓曹霸描畫,它昂首屹立在宮門前,風(fēng)采飛動。 “先帝”,指唐玄宗,他死于杜甫寫作本詩的前二年,即代宗寶應(yīng)二年(762)。 赤墀,即丹墀,宮內(nèi)殿廷前的臺階。閶闔,本為天門,此指天子宮門。 “詔謂將軍拂絹素”以下四句,是說唐玄宗命曹霸畫馬,他拂拭畫絹,苦心構(gòu)思,很快將馬畫好,宮廷中好像出現(xiàn)了一匹真的龍馬,將千萬年來的凡馬一掃而空。意匠,藝術(shù)匠心。經(jīng)營,繪畫六法之一,謝赫《古畫品錄》: “畫有六法,……五經(jīng)營位置是也。”慘淡經(jīng)營,集中精神,苦心構(gòu)思經(jīng)營畫面。斯須,一會兒。九重,指宮廷,因?yàn)樘熳铀佑芯胖亻T,宋玉《九辯》:“君之門以九重”。 “一洗萬古凡馬空”句,真是神來之筆,極力稱贊曹霸的馬畫,是空前未有的藝術(shù)品,千古獨(dú)步。本段“驄”、 “同”、 “風(fēng)”、 “中”、 “空”,押平聲東韻。第四段首句“玉花卻在御榻上”,是說畫上的玉花驄,與真馬一模一樣,卻在御榻之上。這一句詩與《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堂上不合生楓樹”句如出一轍,是同一藝術(shù)構(gòu)想。 “榻上庭前屹相向”,將畫馬與真馬合寫,榻上的畫馬與庭前的真馬,屹然對立,真假難分。 “至尊含笑”二句,意謂唐玄宗觀畫后十分滿意,含笑催太監(jiān)賞賜金銀,養(yǎng)馬人和管馬吏也贊嘆不已。 “圉(yu)人”,養(yǎng)馬人, “太仆”,馬官。 “惆悵”,感嘆的意思,刻畫出養(yǎng)馬人、馬官觀畫后的驚訝、躊躇的神態(tài)。這二句詩,是從藝術(shù)效果上來描寫畫馬的藝術(shù)水平。 “弟子韓干”以下四句,是說曹霸的入室弟子韓干,畫馬雖能曲盡其奇特姿態(tài),但他畫馬肥碩,畫肉不畫骨,使駿馬失去神氣。韓干,唐代杰出畫家,長安藍(lán)田(今屬陜西)人。 一說大梁(今河南開封)人。他初師陳閎,后師曹霸,天寶中,唐玄宗召入宮中為宮廷畫家,他的畫,曾受到過王維的推獎。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 “(韓干)善畫人物,尤工鞍馬, 初師曹霸,后自獨(dú)擅,遂為古今獨(dú)步”。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列其名于“神品下”, “曹、韓”雖然齊名,但韓干的畫藝后來居上,名望超過了陳閎、曹霸。因?yàn)椤兜で嘁分杏辛恕案晌┊嬋獠划嫻恰倍洌О倌陙碓鹑藗兊姆亲h,張彥遠(yuǎn)說“杜甫豈知畫者” (《歷代名畫記》),顧云《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說: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直言弟子韓干馬,畫馬無骨但有肉。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但是,這些評論者僅僅著眼于畫藝,卻忽略了詩人所使用的詩歌技法。這四句詩,詩人只是用韓干來陪襯曹霸的繪畫藝術(shù),并非有意貶低韓干,因?yàn)槎鸥iT寫過一篇《畫馬贊》,稱贊韓干的畫馬藝術(shù),對之評價極高。清代詩論家已經(jīng)看出這個藝術(shù)秘奧,楊倫說: “反襯霸之盡善,非必貶干也。” (《杜詩鏡銓》)王嗣奭稱這種手法為“借客形主之法” (《杜臆》),言之成理。本段“上”、 “向”、 “悵”、 “相”、 “喪”,押仄聲漾韻。
最后一段,極意形容曹霸今日的衰落。本段“神”、“真”、 “人”、 “貧”、 “身”,押平聲真韻。 “將軍善畫”以下四句,承第二、三、四段詩意而來,從繪事上見出曹霸目前的處境。因?yàn)椴馨陨飘嫞词乖凇捌锤筛辍钡膭觼y社會條件里,他逢到“佳士”、 “尋常行路人”,還常為他們寫真、畫像,以謀生計(jì),聊以糊口。這四句詩,與上文備受帝王恩寵,奉詔為功臣、御馬作畫,形成鮮明對比,突現(xiàn)眼前的窘困、貧窮。 “窮途”、 “世上”二句,申足上四句詩意。昔時為帝王作畫,帝王含笑賜金,今日為行人寫真,反遭俗人白眼。曹霸窮途潦倒之情狀,如在眼前,今昔異時的無限感慨,蘊(yùn)乎其中。眼白,即白眼,是瞧不起人的眼光。據(jù)《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能為青白眼,見到庸俗之士, 就以白眼對付。杜甫反用這則典故,說曹霸這位杰出畫家,因?yàn)樨毟F,反為俗人瞧不起。全詩的最后二句發(fā)出感慨: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詩人長嘆說:自古以來負(fù)有盛名的人,總是遭際坎坷,貧困纏身。坎壈(lan),困頓、失意。宋玉《九辯》: “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這樣的結(jié)尾,是寬慰語,更是激憤語,既同情曹霸,也自傷不遇。杜甫《莫相疑行》 “往時文采動人主(杜甫因獻(xiàn)三大賦而受玄宗賞識),此日饑寒趨路旁”,詩的意蘊(yùn),與《丹青引》的結(jié)句有相通之處,王嗣奭也說此詩是杜甫“借曹霸以自狀” (《杜臆》)。由此可見,本詩感遇的題旨,已從曹霸身上升華到其他失意文人身上,拓展了詩歌的社會意義。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體,張?zhí)桠謱⑺?dāng)作一篇太史公列傳,說: “多少事實(shí),多少議論,多少頓挫,俱在尺幅中。” (楊倫《杜詩鏡銓》引)。 全詩章法既跌宕縱橫、氣勢動蕩、變化莫測、波瀾迭起,又首尾完整、前后照應(yīng)、森嚴(yán)整飭、關(guān)鎖細(xì)密。詩中多用襯筆, 以學(xué)書襯丹青,以寫真襯畫馬,以真馬襯畫馬,以弟子韓干襯曹霸,以昔盛襯今衰,用賓主分明的畫法作為詩法,真可說是“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本詩是一首長篇七言古詩,凡四十句,八句一轉(zhuǎn)韻,平仄韻相間,換韻處正是詩意轉(zhuǎn)換的地方,形成五個自然段落,這是杜甫七古詩里的創(chuàng)格。所以,前代詩論家對這首詩作出了很高的評價,申涵光說它是“古今題畫第一手” (仇兆鞫杜詩詳注》引),翁方綱也說: “古今七言詩第一壓卷之作”(《小石帆亭著錄》卷一),這些意見,確非虛言。
上一篇:《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二喬觀兵書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