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經典文章賞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原文|注釋|賞析
韓愈
君諱適,姓王氏。好讀書,懷奇負氣,不肯隨人后舉選。見功業有道路可指取,有名節可以戾契致,困于無資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諸公貴人,借助聲勢。諸公貴人既志得,皆樂熟軟媚耳目者,不喜聞生語,一見,輒戒門以絕。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時邪!”即提所作書,緣道歌吟,趨直言試。既至,對語驚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聞金吾李將軍年少喜事可撼,乃蹐門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適,愿見將軍白事?!币灰娬Z合意,往來門下。盧從史既節度昭義軍,張甚,奴視法度士,欲聞無顧忌大語,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謝客。李將軍由是待益厚,奏為其衛胄曹參軍,充引駕仗判官,盡用其言。將軍遣帥鳳翔,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居歲余,如有所不樂,一旦載妻子入閿鄉南山不顧。中書舍人王涯、獨孤郁、吏部郎中張惟素、比部郎中韓愈日發書問訊,顧不可強起,不即薦。明年九月疾病,輿醫京師,某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長安縣界中。曾祖爽,洪州武寧令。祖微,右衛騎曹參軍。父嵩,蘇州昆山丞。妻上谷侯氏處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師,世莫能用吾言,再試吏,再怒去,發狂投江水。
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吾以齟齬窮,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本唬骸拔崆髬D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即謾謂媒嫗:“吾明經及第,且選,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敝Z許,白翁。翁曰:“誠官人耶?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眎,幸而聽我。”行其謀。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與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歲夭死,長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歲。
銘曰: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使守間。佩玉長裾,不利走趨。只系其逢,不系巧愚。不諧其須,有銜不祛。鉆石埋辭,以列幽墟。
韓愈一生寫過不少篇墓志銘。墓志銘的內容是記述死者的生平事跡及對他的贊頌之辭,其體例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所以容易流為千篇一律。韓愈卻能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寫法上獨辟蹊徑,千變萬化,不落窠臼,使讀者耳目一新?!对嚧罄碓u事王君墓志銘》正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全文遵從墓志銘的一般體例,前志后銘,志用散文,銘用韻文。散文部分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先簡單介紹了死者的姓名:“君諱適,姓王氏”,(諱:名字,名諱。古人交往必稱名時,就用‘諱’字),接著就單刀直入地點明他的性格特征:“懷奇負氣”,“懷奇”是說他有本領有抱負,“負氣”是說他不肯屈居人下,這些都說明他的不同凡俗,概括了一個志高才大、落拓不羈的“奇男子”形象。下面就逐步具體地講他的“奇”處。首先是“不肯隨人后舉選”。唐代讀書人參加科舉是正常的求官途徑,人人趨之若鶩,但王適的看法不同。他認為建功立業的路子很多,不一定非去應付科舉考試不可;要立名節,也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得到。戾契,指曲折傾斜,這里指科考以外的其他途徑。但他因為沒有資歷地位,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出頭,于是只好去拜謁求訪那些王公貴人,想借他們的聲勢提拔自己??墒沁@些王公貴族已經志得意滿,都只愛聽熟膩柔媚奉承的話,不愿聽生硬的逆耳之言,所以只要見過王君一次,就都告誡守門的人叫他別再來了。其次是唐憲宗剛即位的時候,在進士、明經等考試科目之外設立四門特科,選拔才士。王適笑著說:“這不是我的機會到了嗎!”就提了自己的著作,一邊走路,一邊歌詠,去參加四科中的“賢良方正直言直諫科”的考試。他到了之后,因答對考官的話驚世駭俗,又被黜落,處境更加窘困。這第一段,講王君不肯隨波逐流的立身行事之奇。他處處特立獨行,異于世俗,所以半生困頓不遇。
第二段講他在李惟簡將軍幕下做官的情況。王適失意很久,聽說金吾將軍李惟簡年輕氣盛,喜招納賢士,可以打動,就登門求見,說:“天下奇男子王適求見將軍,談論大事?!币灰娭?,兩人很談得來,就此出入于李惟簡的門下。盧從史當了昭義軍節度使以后,非常囂張,輕視遵守禮法的士人,想聽聽沒有顧忌的猖狂言論。有人把王君生平行事告訴盧從史,盧就派人來拉攏引誘王適。王適說:“狂妄之徒,不足以與他同事?!瘪R上就辭謝了來人的說項。因此李將軍待王適比以前更好了,奏請皇帝任他為衛胄曹參軍,并任引駕仗判官,對他言聽計從。李將軍升任鳳翔隴州節度使,王適隨同前往,改官為代理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觀察判官。王適在職,做了不少好事,除去弊政,就象梳子篦去頭上污垢,爬搔解癢,救治民間疾苦,老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第二段講王君雖雄奇疏放,卻能以名節為重,不肯為了升官隨便與人結納。盧從史后來與叛軍陰謀勾結,要挾皇帝,企圖做大官,被朝廷派人殺死。王適以“天下奇男子”自命,卻不肯隨順盧從史這樣的人,說明其有眼光有見識。上一段寫王適行事之奇,這一段卻是講他立身之正。著力寫他的“正”,越發襯托出他的“奇”,奇正相生,非同凡響。
第三段,寫王適的棄官病死及家世姻戚。王適在李將軍鳳翔幕下過了一年多,好像有什么不高興的事情。一天,他用車載著妻子,進入閿縣境內的南山,決然棄官而去。他的朋友們,中書舍人王涯、獨孤郁,吏部郎中張惟素、比部郎中韓愈,天天寫信去問候,只是不能勉強他出來做官,就沒有馬上推薦他。第二年九月,他病重,用車子送到京城醫治,某年某月去世,年44歲。十一月中的某天,把他的遺體送到京城西南長安縣境內安葬。他的曾祖父叫王爽,曾任洪州武寧縣令。祖父王微,曾任右衛騎曹參軍。父親王嵩,曾任蘇州崑山縣縣丞。他的妻子是上谷隱士侯高的女兒。侯高也是一位奇士,自比殷代的阿衡(官名)和周代的姜太公,這兩位都是上古時有名的政治家;而認為“世上沒有人能采納我的主張”。侯高兩次做試用的官吏,兩次都負氣而去,后來終于精神失常,投江而死。這一段,先含蓄地指出王君雖有才干,但充其量只是一名佐官,要受很多轄制,不可能有什么大作為,終于棄官隱去,郁郁而終。這是寫王君不肯茍合取容,仍是寫他立身行事之奇。然后略述王適的死、葬、家世,特別提出他的岳父侯高,也是一位奇人,與王適生平事跡,恰為聯帶映襯,實際上仍是突出王君之奇。
第四段,由王適的岳父侯高引出一段騙婚的奇事。當初侯高將要嫁女兒時,出于以前的教訓而警戒自己說:“我因為常與別人意見不合而受困窘; 只這么一個女兒,我疼愛她,一定要把她嫁個做官的,不給普通老百姓?!蓖踹m說:“我尋找合適的妻族已經很久了,只有這位老人家合我心意。又聽說她女兒很賢德,不可失掉這個機會?!本蛯γ狡湃鲋e說:“我已經由明經考試及第,即將被吏部選官,就是官人了。侯翁希望把女兒嫁給做官的,如果能讓侯翁答應把女兒嫁我,我送你一百兩銀子當謝禮?!泵狡糯饝耍ジ嬖V侯翁。侯翁說:“真是做官的人嗎? 拿授官文書來!”王適沒辦法,說了實話。媒婆說:“不必為難。侯翁是個忠厚君子,不會猜疑別人騙他。拿一卷看上去象是授官文書的字紙,我揣在袖子里帶去。侯翁看見了,不一定拿去仔細驗看 (際同視,察看),碰運氣就能聽我的話?!卑疵狡诺挠嫴咦隽恕:钗踢h遠看見媒婆袖子里塞著“文書”,果然確信不疑,說:“足夠了。”把女兒嫁給了王氏。這里運用《史記》塑造人物的手法,借助一件“騙婚”的趣事,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頗具小說風味,使王適的“奇”更加具體化了,形象化了。末后簡略交代一下王適的后代。王適有三個孩子,一男二女。男孩三歲時夭折了,大女兒嫁給毫州永城縣縣尉姚挺,小女兒剛剛10歲。
以上是“志”的部分,以下為“銘”。銘文用韻文寫成,簡雅古奧。大意是說: 鼎是禮器,不能用來支車;馬該拉車,也不能用來守門。士大夫掛玉佩、拖長袖,就不便于跑路,不能做低三下四之事。人的榮辱升沉,只在于他的機遇,而不在于他是聰明還是愚笨。不合人家的需要,胸中有多少才學也無從施展啊! 這些話刻在石上,埋于地底,永遠陳列于幽暗的丘墓之間。這是替王適的一生慨嘆不平。
這篇墓志銘塑造了一個懷奇負氣、個性孤傲,倜儻不羈而又注重名節的文士形象,并寫了他應試不第,入山隱遁,謾語求婚等軼事。對他一生不得志,寄予深切的同情惋惜。全文緊緊扣住一個“奇”字大作文章,正說、反說、連帶、映襯,又用小說筆法將他的奇聞軼事加以淋漓盡致的發揮,勾畫了奇士的風貌和個性,表現了封建官僚朽腐昏庸、壓抑人材的悲劇。山于墓主是這樣的一位奇人,所以文章風格也充滿奇氣,寫得飛揚跳脫,錯落可喜,特別是“騙婚”一節,不但為王適的“奇男子”形象做了有力的補充,而且塑造出侯翁的質直豪邁、媒婆的機變狡詐。文字洗練,情節曲折,氣韻生動。前人說,金石文字當以簡奧為宜。這篇作品則力反其道而行之,所謂“直取真境”,躍出常格,成為韓愈墓碑文中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蘇轍》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曾鞏《謝曹秀才書》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