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華
檀口粉腮含笑語①,春風拂拂為開懷②。
酒人得此添狂興③,詩句從天潑下來。
【注釋】
①檀口:淺紅的嘴唇。唐韓偓《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黛眉印在微微綠,檀口消來薄薄紅。” ②拂拂:風吹動的樣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辭并閏月·七月》:“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③酒人:好酒之人。
【評說】
本詩選自李日華《竹懶續畫媵》。
此詩作于公元1627年新年正月里,新春來臨,寒梅報春,畫家以如癡如狂的欣喜之情刻畫、描寫梅花的神態與情韻。
“檀口粉腮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寫出了梅花由含苞欲放到迎風乍放的動人情狀。詩中以“檀口”、“粉腮”來比擬紅梅,賦予了梅花以美女的嬌憨之態,楚楚動人,惹人喜愛。更令人聯想起“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李煜《一斛珠》詞),“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宋玉《招魂》)之類的詞句。那朵朵含苞欲放的紅梅,遠觀不就像朱唇欲啟,粉腮含笑時美人的媚姿嬌態,極富青春活力,因而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風拂拂為開懷”,則更進一步極寫梅花怒放的情景。在習習春風的吹拂下,“檀口”、“粉腮”喜不自盡,都迎風開懷,舒朗大笑。
在春風的沐浴下,“開懷”的不只是“檀口粉腮”,還有畫外的“酒人”。所謂“酒人”,乃是好酒之輩。古代的騷人墨客,往往都是“酒人”,他們借酒助興,思緒縱橫飄逸,奔放狂想,一傾而瀉,隨之而作出膾炙人口的名章佳構。李白不就曾被喻為“斗酒詩百篇”(杜甫《飲中八仙歌》)嗎?此時此刻,畫家面對紅梅初綻,“綽約粉艷,春風包絳萼”(北宋·朱敦儒《洞仙歌》詞)的勝景,頓添興致,再加上“酒”的激發,更達到狂喜的地步,于是詩興大發,奇思妙語,仿佛從天而降,又若大水決堤,一瀉千里。這兩句詩中所表現出的“開懷”、“狂興”,恰恰映襯出自然美對人產生的陶冶和感染,最終也達到了詠畫梅與贊畫梅的目的。
上一篇:《【般涉調·哨遍】張玉巖草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丹崖翠壑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