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繁英垂紫玉①,條條好春光。
歲歲花長好,飄飄滿畫堂。
【注釋】
①繁英:茂密的枝葉。紫玉:這兒指紫色的紫藤花。李德裕《思平泉潭上紫藤》:“遙憶紫藤垂,繁陰照潭黛。”
【評說】
本詩選自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紫藤圖》題詩。
吳昌碩(1844—1927),近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初名竣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苦鐵、大聾、老蒼等,浙江安吉人。少年清苦,好學(xué)不輟,十幾歲便酷愛刻印書法。年輕時中秀才,但無意于功名,決計潛心藝術(shù)。他的篆刻融浙、皖兩派,并以秦漢鈐英封泥及瓦當(dāng)文字入印,雄渾蒼老,后為同道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工書,擅石鼓文,樸茂雄健,能破陳規(guī),還以篆籀之法作隸、行、草書,古茂流暢,氣度恢宏。三十歲后始作畫,近師趙之謙、任頤,上溯沈周、陳淳、徐渭、八大、原濟、李鱓、金農(nóng)諸家。專精花卉,亦善山水,偶作人物。其畫脫胎于書法篆刻,因而所作松、竹、梅、蘭、石、菊、葡萄、紫藤、葫蘆、荷花,極為渾厚蒼勁,筆墨酣暢,處處體現(xiàn)出“奔放處不離開法度,精微處照顧到氣魄。”他的花卉,對現(xiàn)代寫意花鳥畫的影響至深至遠。平生著述甚豐,有《削觚廬印存》、《缶廬印存》、《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元蓋寓廬偶存》、《缶廬集》、《缶廬別存》等。
此畫系1905年吳昌碩六十二歲時所作。在灑金箋輝煌的金色背景上,滿幅紫花墨石,鮮艷無比。大藤盤繞回曲,繞石數(shù)重而飛舞直上,藤葉飄飛,紫玉臨風(fēng),光彩浮動。畫作完成之后,吳昌碩又信手題詩,瑯瑯上口,與畫面構(gòu)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在繁密的綠葉之中,垂下一串串的紫藤花,仿佛是空中飛動的紫玉,這一條條飄舞的長藤,都充滿了無數(shù)的春光。而且有了這幅畫,“歲歲花長好”,春色就將永存,飄香滿堂。從中可看出畫家自信十足。確實,吳昌碩工于大寫意花卉,尤擅藤本植物,他的這些作品無不生氣盎然,引人入勝。這一藝術(shù)效果,與他的書法情趣相得益彰,在一氣斡旋的揮運之際,獨到地表現(xiàn)著他的書意美,他曾自云:“苦鐵畫形不畫意”,這種奔放的氣勢與雄健的氣魄,躍然筆端,不可遏制。
上一篇:《題竹窗風(fēng)雨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自畫盧仝煎茶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