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民,生何苦! 中丞苛虐猛如虎②,威令稍愕立捶楚③。雙溝賊首驅民來④,千呼萬喚城不開。中丞匍匐若鼷鼠⑤,偃旗息鼓藏草萊⑥,朝獻捷,暮獻捷,捷書日上馬汗血⑦。官軍四合三萬人,何嘗與賊一相接!今日擄民婦⑧,明日捉生人⑨,賊徒屠斫飽飏去⑩,護送出境爭策勛(11)。中丞凱旋喜變嗔(12),督責供給胡不均(13)?朝征羊豕(14),暮索金銀(15),囊橐飽載(16),馬行駗駗(17)。中丞未至賊肆擄(18),中丞既至逃無所(19),昔曾畏賊今官府,南陽民,生何苦!
注釋 ①此詩反映的是清嘉慶二年,白蓮教起義軍攻入河南,當時河南巡撫景安懦怯剛愎,屢敗于義軍,誅殺難民假報軍功,得賞三眼花翎,封三等伯。實際不敢接戰,只會害民,義軍呼之為“迎送伯”。南陽:縣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嘉慶二年,河南巡撫景安駐兵于此。②中丞:明清巡撫稱中丞。這里指景安。③愕:爭辯。此句言其酷虐。④雙溝:河南淅川一帶地名。河南布政史完顏岱在此阻擊起義軍,景安攘其功。⑤匍匐:爬行。鼷鼠:小家鼠。⑥偃旗:放倒軍旗。草萊:郊外野草之中。⑦此三句寫景安每天派人騎馬報捷。汗血:辛苦勞累。⑧擄民婦:搶掠民間婦女。⑨生人: 生民,人民。⑩屠斫: 屠殺。飽飏:飽揚,逃逸久且遠也。(11)護送句: 指有 “迎送伯”綽號的景安竟然受封賞。(12)嗔: 生氣。(13)胡不均:為何不平均。(14)豕:豬。(15)索:要。(16)囊橐: 口袋。(17)駗駗:馬載重難忍之狀。(18)肆擄: 肆行擄掠。(19)既至: 到來后。逃無所: 想逃也無處可逃。
上一篇:壽富送贊臣之山東(選三首)《其五》
下一篇:毓朗《和耆壽民舊作城頭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