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
白石孤松下,喬柯領竹枝①。
春回將布暖②,莫負歲寒時③。
【注釋】
①喬柯:高大的樹木,此處指喬松。②布:散布,播散。③負:辜負。
【評說】
本詩選自南京博物院藏王原祁《仿云西喬松修竹圖》題詩。
王原祁(1642—1715),清初著名畫家,字茂京,號麓臺,太倉(今屬江蘇)人,王時敏之孫。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至戶部左侍郎,故亦稱其“王司農”。潛心畫理,精于筆墨,得康熙帝之賞識,并委之以古今名畫鑒定之職及繪畫創作。康熙四十四年(1705),主持總編《佩文齋書畫譜》,此乃中國第一部宏富的書畫史論資料匯編。70歲時為康熙壽,主持作大型畫作《萬壽盛典圖》。王原祁在當時聲望極高,追隨者甚眾,因而形成了以太倉畫家為主的“婁東畫派”。王氏畫學承家學,并廣泛涉獵宋元名家,刻意學古而以黃公望為依歸。其風格“中年秀潤,晚年蒼渾”(秦祖永《桐蔭論畫》),設色山水極富清靜幽淡之趣。著有《雨窗漫筆》和《麓臺題畫稿》兩種畫論著作。
該詩起句,描寫了寒冬時節,在一片奇石之上,有一株松樹獨自挺立,它蒼勁挺拔,頂風傲雪,仿佛一位不屈的勇者,面對困難卻昂首挺胸,奮勇斗爭。這一句,不僅畫面感強,而且使得讀者心中不由得產生一股回腸蕩氣的激昂之情。然后詩人筆鋒一轉,以一個絕妙的“領”字承上啟下,不僅進一步刻畫了喬松在寒風中獨領風騷,無所畏懼的形象,又引出了自己所要吟詠的另一種畫象——竹。修長挺秀的翠竹在松樹的感染與帶領之下,以同樣的激情與肆虐的寒氣斗爭。同時,這個“領”字也賦予了喬松、修竹以生命,使讀者有了一個想像的空間。
第三句“春回將布暖”,表面上看是作者陳述冬去春來的自然規律,實際卻是從寫景到抒情的一個轉折。句中一個“布”用得極為精當,恰到好處。最后,詩人由此順勢發出了自己的感嘆:雖然寒冬已盡,暖春到來,但松竹也不能忘了自己與寒冷斗爭時的本色精神。明為對松竹的警告,實是告誡人們:身處逆境固然要奮力拼爭,但在順境中仍應繼續努力,明示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千古哲理。
全詩看畫寫景抒情。看畫,畫中之景美不勝收;寫景,景中充滿生命力;抒情,情中飽含鑒誡之意,感染力強,令讀者深有感悟,受益匪淺。
上一篇:《自畫吳松小昆山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自題寫真》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