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
靜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①。
蒲柳質易朽②,麋鹿心難馴。
何事赤墀上③,五年為侍臣。
況多剛狷性④,難與世同塵。
不惟非貴相,但恐生禍因。
宜當早罷去,收取云泉身⑤。
【注釋】
①山中人:《南史·陶弘景傳》記載,南朝的陶弘景隱居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蘇西南部),武帝時禮聘不出,國有大事,輒去咨詢,時稱“山中宰相”。此謂山中隱士。②蒲柳:植物名,即水楊。因其早凋,常用來比喻衰弱的體質,也用以比喻低賤。③赤墀:皇帝宮殿階地涂丹漆,故稱赤墀,也稱丹墀。④剛狷性:指剛直狷介的性格。⑤云泉身:即“山中人”,隱居之人。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五四、《全唐詩》卷四二九。
李放,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能品”二十八人中有李倣,“寫真最得其妙”。“放”與“倣”同,為白居易寫真者蓋是其人。
關于“寫真”,白居易寫了好幾首詩,除這首外,尚有《題舊寫真》、《贈寫真者》、《感舊寫真》、《香山居士寫真》等,不同時期的作品反映著詩人的不同思想。這首《自題寫真》,《全唐詩》題下標注曰:“時為翰林學士”,應寫于元和二年(807),此時詩人剛由周至尉調充進士考官,補集賢院校理,并由集賢院召試授翰林學士。雖如此,但詩人多年為官,親眼目睹朝政之黑暗,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恐怕遭受迫害,故心生退隱之意。這首詩即是這種思想的流露。
詩的首聯點明題意,指出這首詩為自題寫真,畫者為李放?!办o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兩句為此詩主旨。詩人看看自己的寫真像,發現自己似乎天生就是一副隱士的模樣。這為自己不得已的歸隱之心找到了借口。接下諸句言自己體質衰弱,野性難改,雖在皇帝身邊做了五年的侍臣,但由于自己性格剛直狷介,難以與當時的一般官吏同流合污,且自己生來就非貴人之相,卻居富貴之地,時常擔心這樣會成為生禍的原因,因而“宜當早罷去,收取云泉身”,應當早日罷官歸去,以求避禍全身。
“詩以言志”,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獨善”之心,但對白居易而言,占據其主導思想的應是“兼濟”思想。就在同一年的早些時候,詩人還寫了《觀刈麥》這類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思想性極強的詩篇??梢姟蔼毶啤迸c“兼濟”這兩種思想始終在詩人的心中斗爭、盤縈不已。這種矛盾思想也不只是詩人白居易獨有,而是中國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共有的。
上一篇:《自題仿曹云西法喬松修竹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自題墨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