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
回汀曲渚暖生煙①,風柳風蒲綠漲天。
我是釣師人識否,白鷗前導在春船②。
【注釋】
①汀(ting):水邊平地。渚(zhu):水中間的小塊陸地。②前導:在前面引路。
【評說】
本詩選自上海博物館藏金農《風柳圖》題詩。
題詩之后,畫上尚有一跋:“此予二十年前,泛蕭家湖之作。今追想昔游風景,漫畫小幅,并錄前詩。曲江外史記。”由此可知,畫乃追憶舊日游歷所寫,所題之詩亦非畫后所作,實系舊作,這樣說來,金農這幅《風柳圖》倒又頗有點據詩作畫的味道了。
陽氣逐漸上升,春意萌動,最先表現出來的就是湖水和蒲柳。隨著氣溫的上升,天氣輕暖,水面上蒸騰起層層煙霧,回汀曲渚都被它所籠罩,如仙如幻,愈發顯得惝恍迷離,令人神往。“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的一個“綠”字,不愧為摹景高手,春風輕拂,湖邊的垂柳、蒲草紛紛轉綠,直欲與碧空相接,一切景致都顯示出春天的到來。在這美好的春景中,有一個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的老者,垂釣于湖濱,那就是“我”,不知世人認不認得,那倒是無關緊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和自然相融相契,才是人生之快事。畫中的“釣師”并非以漁為業,而是心存江湖之志的逸人,希望能和白鷗為盟作伴,這就正是畫家自己的心跡。詩歌在此暗用了《列子·黃帝》中的一則典故:“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后遂以此指隱居自樂,不以世事為懷,詩中運用此典,不是極為明確地表現了畫家的志向嗎?那就是“自知機事淺,或可共鷗波。”(見《宋詩鈔》方岳《道中連雨》)
上一篇:《陳式水墨山水》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風雨鐘馗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