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次蕭冰崖梅花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②
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
【注釋】 ①蕭冰崖:即蕭立之,字斯立,號冰崖,寧都(今江西寧都縣)人。淳祐十年(1250)進士。此詩是次蕭立之梅花詩的韻腳而作。
②冰姿瓊骨:形容梅花傲寒吐蕊,風韻清絕。瓊,美玉。毛滂《蔡天逸以詩寄梅詩至梅不至》:“冰肌玉骨終安在,賴有清詩為寫真。”處士: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宋代處士林逋隱居杭州孤山,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
【譯文】 冰樣的身姿,玉樣的骨骼,潔凈得沒有一點瑕疵。翠竹的外面,清溪的邊上,開滿林處士的家。如果牡丹開在早春時光,那么還有誰冒著風雪去觀賞梅花?
【集評】 今·蔣見元:“自古詠梅佳句,層出不窮。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形容盡致;齊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意境清麗。這首詩雖無此類警句,但它宕開一層,與牡丹作比,一句反問,兩層波瀾,使讀者興到神馳,聯想到一定的哲理,含蓄雋永,是很耐回味的。”(《宋詩鑒賞辭典》第1284頁)
【總案】 元人楊載的《詩法家數》認為:絕句之法,“大抵起承二句固難,然不過平直敘述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于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正面描寫梅花的形象和環境,“冰姿瓊骨”、“竹外溪邊”皆是詠梅的套語,無甚可觀,只能說是僅符合平直敘起、從容承之的要求。如果第三句轉不出新意,那么它只是一首平庸的詠梅詩罷了。但是,作者卻異想天開地問道:如果牡丹在早春開放,那么還有誰冒著風雪去賞梅呢?第三句轉得有力,夭矯變化,扣人心弦。但詩至此,似乎還不是作者的本意,因為這首詩實在講了兩個時代、兩類人物的不同審美觀的問題。
牡丹是富貴之花,唐人愛牡丹,到了“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的程度。但是,宋人的審美觀似乎有所不同,周敦頤《愛蓮說》:“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是道學家,以君子自居,故喜愛蓮花;而宋代著名隱士林和靖卻獨喜梅花,有“梅妻鶴子”之譽,他寫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成為千古詠梅絕唱,因而宋代以梅代菊,稱為花中之隱逸者。作者此詩表面上看,似乎是褒牡丹而貶梅花,但骨子里卻相反,即使牡丹開得早,仍有踏雪賞梅人!這才是作者的真意,才是作者的品格。劉克莊《落梅》:“月中徙倚憑空樹,也勝吳兒賞牡丹。”一個正說,一個反說,其旨則一也。從這真意看來,則前兩句亦非平庸之筆,而是作者襟懷的表白,理想的寄托,表現了宋代士人不慕雍容華貴、追求清寒騷雅的審美觀。因此,這首七絕是轉中又轉,婉曲回環,似平實奇,句絕而意不絕,確是一首詠梅詩中的佳作。
上一篇:姜夔《次石湖書扇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之儀《次韻東坡還自嶺南》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