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勛《出塞》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聞道南使歸,路從城中去。
豈如車上瓶,猶掛歸去路!⑤
引首恐過盡,馬疾忽無處。
吞聲送百感,南望淚如雨。
【注釋】 ①塞:塞外。這里的入塞是指進入塞外到金國,出塞則相反。紹興十二年(1142)底至次年年初,曹勛奉命出使金國,迎接高宗母親韋太后歸來,《出入塞》兩首詩便是分別寫于往來途中。②妾:女子的謙稱。靖康:宋欽宗趙桓年號(1126—1127)。③羖(gu 古)羊:黑色的公羊。金人風俗,婦女也戴羊皮帽子。④薦:再,又一次。⑤車上瓶:車上掛瓶,內盛油膏,供滑潤車軸之用。
【譯文】 妾本是汴京良家婦女,靖康初年金兵入侵,京師淪陷,被金兵掠去,作了胡兒婦。今日忽然聽說故國使臣來到,真羞慚頭頂著黑色羔皮帽子,一身金人裝束。我站在最高的地方,急切希望能見到漢官的儀仗。目送南使去后,我數著日子盼望他們回來,只是為了對著冷風,再灑一掬辛酸的淚水。
聽說南使要歸國,歸途要經過城中。我多么想變作那車上懸掛的油瓶,一直能隨車返回故土。我伸長脖子,望著,唯恐使臣的車隊過盡,但轉眼之間,疾去的車馬已杳無蹤影。我強行抑制自己不要哭出聲,送走使者我心中百感交集。遙望南天,悲傷得淚落如雨。
【集評】 今·黃珅:“這兩首詩,都借被虜女子之口,道出當時被占區人民的羞憤之情,凄涼之況。……詩也寫得深婉感人。”(《宋詩鑒賞辭典》第875—876頁)
【總案】 抒情詩有時也要刻畫人物形象,通過人物形象來抒發感情表達主題。抒情詩中對人物的刻畫,往往側重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感情活動。這兩首詩捕捉住幾個典型細節,把人物凄涼境況、羞憤之情、故國之思揭示得細致入微,強烈深沉。顯然,作者在出使金國期間,對淪陷區人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作了觀察,積累了真切、豐富的感受,才有可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
上一篇:曹勛《出入塞(并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琰《出塞曲二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