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鳳凰臺次李太白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
舞罷青蛾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②
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③
結綺臨春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④
【注釋】 ①鳳凰臺:故址在南京鳳凰山。相傳劉宋元嘉年間,有狀如孔雀三異鳥集于山,時人謂之鳳凰,遂筑此臺。李白有七律《登金陵鳳凰臺》。②青蛾:原指美人之眉,此泛指美女。③棹(zhao照):搖船的用具,泛指船。故洲:指白鷺洲;李詩有“二水中分白鷺洲”句。④結綺臨春,南朝陳后主于都城金陵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極奢華。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等則居結綺、望仙,并從復道交相往來。
【譯文】 哪有昔日鳳凰的游蹤?我獨自站立在這高臺上,只見浩浩長江,向著大海奔涌??蓱z那些粉黛青娥,當年同后主一道被擄離故國,尚帶著舞罷的纏綿與倦慵。眼下滿布于江邊草叢,那累累的白骨荒冢,依然訴說昔日的戰事于秋風。秋風喲,吹了夕陽沉落,夕陽也催了船上人的心沉落,湖水喲,帶來了新沙,新沙也變換了江洲的舊容。何處去尋覓當年陳后主尋歡作樂的結綺閣、臨春閣?不見青青芳草,年年綠滿荒丘,向人訴說著愁意無窮!
【集評】 宋·趙與虤:“郭功甫與王荊公登金陵鳳凰臺,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就,一座盡傾?!?《娛書堂詩話》卷上)
明·朱承爵: “真得太白逸氣。其母夢太白而生,是豈其后身邪?”(《存余堂詩話》)
【總案】 次韻詩,尤其次古人韻,既是誠惶誠恐的偷師學藝,又是誠心誠意的炫才斗智。李白因“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放棄黃鶴樓,改題鳳凰臺,暗賭勝負;《登金陵鳳凰臺》一詩,果然音聲諧美,氣質高華,境界空靈,固而絕非郭功甫次韻詩可比擬,尤其結尾借古跡說心中事,更是太白本色,功甫詩結句太質實。但漳南浪士不走空靈高華一路,卻比太白多出一分細心。因而“舞罷”一句,三折其意,以及“風搖”一聯,上句說生命意志之沉落,下句言時間節律之翻新,頗富張力,便開出李詩所不具之新境,逗引出宋詩不同唐調之先聲。功甫詩不僅得梅堯臣推重,亦得王安石、蘇軾的推重,良有以也。
上一篇:陸游《關山月》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公度《分水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