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度《分水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嗚咽流泉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注釋】 ①分水嶺:在今福建崇安西北,接江西鉛山界。
【譯文】 嗚咽的流泉突然遇到萬仞高峰,從此便傷心分別各奔西東。誰知分別并無多時,兩股泉水又在大海中相逢。
【總案】 敏感的詩人從泉水遇嶺中分的自然現象,參悟出一種人生哲理,即不因眼前的挫折困苦而沮喪,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放開眼光,充滿信心,終于成為生活的強者。這種曠達灑脫的人生態度或思維方式,積極的理解是它表現了作者堅忍奮發的生活態度,同時也可以說是隨緣自適,以塞翁失馬的態度對待生活的變故。這是一種閱歷豐富的人的經驗之談,即使不值得贊美,也不容簡單地否定。“嗚咽”、“斷腸”等詞,既把泉水人格化了,同時也因下文的交待使之帶有一種揶揄嘲弄的神氣。故詩的基調輕快風趣而不流于感傷。此詩命意構思,似出于蘇軾《志林》中的《儋耳夜書》,其文曰:“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蟻附于芥,茫焉不知所降。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此文與詩對讀,可以看出二者極為相似。當然,黃公度并非有意模仿,而是路過分水嶺時悟出此理,加之心中本有東坡小品之積淀,偶然湊泊,便成為這一首充滿理趣與諧趣的小詩。又《肇慶府志》載:“黃公度為秘書省正字,貽書臺官,言者謂其譏訕時政,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過分水嶺,有詩云云。及公歸莆,趙丞相鼎謫居潮陽,讒者傅會其說,謂公此詩指趙而言,將不久復偕還中都也。秦檜怒,令通判肇慶府。”黃公度本意在追求達觀超脫之境界,不想反因詩得禍,這也許是現實對詩人的一種嘲弄吧。
上一篇:郭祥正《鳳凰臺次李太白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石延年《古松》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