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金山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②。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懸西東。
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功③。
一朝登臨重嘆息,四時想象何其雄!
卷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浪吹長空④。
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捶蛟龍。
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⑤。
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
蓬萊久聞未曾往,壯觀絕致遙應同⑥。
潮生潮落夜還曉,物與數會誰能窮⑦?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⑧
白云南來入長望,又起歸興隨征鴻。⑨
【注釋】 ①金山:在今江蘇鎮江西北,原在江中,明代后沙漲成陸,與南岸相連。本詩所寫,是宋時矗立于長江中的金山。②杳(yao咬):深遠。滄溟(ming明):滄海。這里指寬闊的長江。雪崖:形容岸邊浪花飛濺。冰柱:形容金山像白色的冰柱立在江中。仙宮:指金山上的寺院亭臺。③靈槎(cha查):傳說中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暗用西晉張華《博物志》所載有人乘槎到天河的故事。④鯨:鯨魚,形容巨濤洶涌,像鯨魚鼓浪吹水。⑤寒蟾(chan蟬):指月亮。古代神話中說月亮中有蟾蜍,所以也稱月宮為蟾宮。⑥蓬萊:傳說的海上仙山。
⑦數:指自然界的某種規律。⑧浪:白白地。⑨“白云南來”句:寫眼前景并暗用典。唐·劉肅《大唐新語·舉賢》:“(閻立本)特薦(狄仁杰)為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佇立久之,候云移乃行?!边@里暗用這個典故以表現思鄉懷親之情。
【譯文】 金山遠在那煙波彌漫的大江之中,遙望但見雪崖冰柱上飄浮著巍峨仙宮。它由天地扶持歷經古今巋然不動,太陽和月亮仿佛就懸掛在它高高峰頂的西東。我乘著靈槎超塵出世到了金山仙境,要在這仙山瓊閣中探奇訪勝窺看造物主的神功。登上金山縱目四顧不禁連聲驚嘆,想象它四季的風光該是何等恢宏。此刻我卷起窗簾便見北斗七星掛在夜閣前,俯視江中巨濤洶涌就像大鯨乘風鼓浪直吹長空。被摧毀的船只斷裂的堤岸難以數計呵,大江上經常是風雷交加好像霹靂轟擊一條蛟龍。不一會兒風平浪靜,一輪秋月跳蕩在玉色江面,天上月和水中月一上一下光耀水空,可是大江在不停地打磨著兩面青銅鏡?鳥兒總也飛不出這蒼碧的暮天,唱晚的漁歌悠揚動聽,忽然又被蘆花風刮斷。我久聞海上蓬萊仙島一直未能前往游覽,眼前金山的壯觀美景該與它相差不遠??唇鹕较鲁鄙甭湟谷儊須庀笕f千,景物與時間季候會合變化誰能看全?呵,人生百年形和影倏忽消失不該徒然自苦,我真想留在這里定居下來安度余年。忽然白云一片從南面飛入我長望的視野,我就像唐代狄仁杰見白云思念鄉親,還是打算隨同大雁返回家園。
【集評】 宋·王直方:“功父有《金山行》:‘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鬄榍G公所賞?!?《王直方詩話》)
宋·胡仔:“功甫《金山行》,造語豪壯,世多不見全篇,今錄于左方?!?《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
今·周慧珍:“詩人把習見的登山覽景的題材,通過豐富的想象,極度的夸張,寫成了一首別具一格的游仙式的寫景詩,通篇充滿著神奇的色彩,兼之感情奔放,造語奇壯,意境闊大雄偉,音調高亢瀏亮,因而在給人以壯美享受的同時,又激起人們熱愛祖國山河、熱愛生活的強烈感情,它和蘇軾的《游金山寺》詩,同是詠金山風光的名作?!?《宋詩鑒賞辭典》第475頁)
今·范寧、華巖:“寫金山雄偉險峻風光,造語奇特,不落俗套?!B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二句極富情韻,把這種平淡深遠的句子安排在壯闊恢宏的景象之中,使詩更顯得搖曳多姿。這首詩在結構上注重起承轉合,體現了‘以文為詩’的部分特征?!?《宋遼金詩選注》第187頁)
【總案】 郭祥正早年得到梅堯臣賞識,梅說他“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詩風確是追蹤李白的。這首七古歌行,寫登覽金山,凌蹈虛空,馳騁奇思異想,展現出一個游仙詩式的意境,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顯然學習、借鑒了李白的《廬山謠》、《夢游天姥吟留別》等作品。同蘇軾的《游金山寺》相比較,它是以虛寫實,虛中見實;蘇詩則是基本上寫實,實中見虛。
上一篇:秦觀《金山晚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陸游《金錯刀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