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虎丘》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蘚墻圍著碧孱顏,曾是當年海涌山。②
盡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間。
劍池草色經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③
珍重晉朝吾祖宅,④一回來此便忘還。
【注釋】 ①虎丘:詩題又作“游虎丘山寺”。虎丘山,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北。山上有虎丘寺和虎丘塔。②孱顏:高峻貌,同“巉巖”。
③劍池:傳說吳王闔廬葬于此,曾用魚腸、扁諸等寶劍各三千殉葬,故名。石座:指晉末高僧生公(竺道生)講經處,在虎丘山下劍池前。④“珍重”句:東晉咸和二年(327),司徒王珣,司空王民兄弟舍宅為寺,即虎丘寺。
【譯文】 綴滿苔蘚的寺墻圍住蒼翠、峻峭的巉巖,誰能想到這曾經是當年的海涌山。好像是佛祖有意要把好峰藏入寺里,為的是不讓清幽之境落入污濁的塵寰。瞧,這劍池的草色,經過嚴酷的冬天依然郁郁蔥蔥,蘊含著生機無限;而石座的苔花,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紛雜斑斑。呵,我多么珍重晉朝我的先祖留下的這座寺院,每回來游總是流連忘返。
【總案】 作者寫虎丘寺,抓住了它給予人的一種悠遠的歷史感來寫。全詩縈繞著既真切實在又如夢似幻的氛圍。起句突兀而雄奇,次句把讀者的思緒引入久遠的年代,讓人恍惚間看到滄桑變幻。頷聯巧妙而形象地描繪出虎丘寺的獨特景觀,又意味深長地暗示出其不落塵寰之幽眇。頸聯既狀清麗之美,又發懷古之情。全詩意境開闊,又有一種雋永的理趣。
上一篇:虞詔《荷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