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泰《荊門別張天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風十驛望臺星,想見冰壺照座清。②
零雨已回公旦駕,挽須聊聽野王箏。③
三朝元老心方壯,四海蒼生耳已傾。④
白發故人來一別,卻歸林下看升平。
【注釋】 ①張天覺:張商英,字天覺。大觀三年(1109)六月,宋徽宗罷蔡京相;七月,復召用張商英。荊門:地名,今湖北當陽。②臺星:即三臺,指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在斗魁下,兩兩相比?!稌x書·天文志》:“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惫湃艘匀_喻三公,臺星即指執政大臣。此指張商英,以示詩人對他的仰慕和尊敬。冰壺:喻張商英為官清廉。③“零雨”句:用周公旦的典故。周公輔成王時,兄管叔鮮和弟蔡叔度散播流言,于是,成王疏遠了他。后來成王明白了事實真相,迎周公回來主持朝政。周公東征時曾作《東山》(《詩經·豳風》)詩,詩中有“我來自東,零雨其蒙”的句子?!巴祉殹本洌河没敢梁椭x安的故事。謝安是東晉名相,晚年因小人進讒言,而遭孝武帝猜忌。桓伊,小字野王,善音樂。有一天,晉孝武帝召桓伊飲宴,大臣謝安也在座?;敢翉椆~,歌曹植《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利。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币庠跒橹x安辯誣,謝安淚下沾襟,于是越席挽桓伊須,深致謝意。④三朝元老:張商英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故稱。蒼生:指百姓。
【譯文】 颯颯秋風中,我仰望那相距遙遠的商英;他為官清廉,品性似玉潔冰清。蒙屈的周公早已回京主持朝政;遭陷的謝安,桓伊已為他彈箏鳴不平。三朝元老的商英,如今依然是胸懷雄心;天下百姓都傾耳企求朝廷把他的冤屈洗清。我這位白發老友趕到荊門為他送行,然后隱退山林喜聽天下繁富平安的佳音。
【集評】 宋·胡仔:“仆初以謂有隱德不仕,及試院中,因上請主文,道輔恃才豪縱,不能忍一時之忿,毆主文幾死,坐是不許取應。嘗有《荊門別張天覺》詩。”(《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二)
宋·無名氏:《桐江詩話》:此詩“詩律峻峭,今人不可及也。”(《宋詩紀事》卷二十八)
今·蔡厚示:“這首詩不以意境取勝,而以事、理結合和情、韻兼勝見長。它把敘事、說理和抒情三者都凝鑄入詩,詩句里又饒有時空變化和聲、色交感。”(《宋詩鑒賞辭典》第487頁)
【總案】 大觀三年(1109)七月,宋徽宗復召用張商英。張商英從宜都入汴京(今河南開封),經過荊門。魏泰從襄陽去會他。這首詩即是寫此事。詩人為友人送行,不言離情纏綿,而是唱頌友人“一片冰心在玉壺”的高品,這對宦海失意的商英來說,無疑是知心之言?!端问贰埳逃鳌氛f他“為政持平”,曾“大革弊事”,因此“蒙忠直之名”。但因皇帝猜疑而罷相。所以這首送別詩,實際上是為商英的政治遭遇鳴不平。詩中用典,不僻不澀。結尾寫臨別依依之意,不作兒女沾巾之態,境界高遠。
上一篇:鄭震《荊江口望見君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虞詔《荷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