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①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注釋】 ①可人:令人滿意的人,此指稱心的朋友。語出《禮記·雜記下》:“管仲遇盜,取二人焉,上以為公臣,曰:‘其所與游辟也,可人也。’”
【譯文】 好書偏偏容易讀完,良友常常盼望不來。希望同現實每每矛盾,開心的事一生能碰上幾回?
【集評】 宋·吳曾:“此無己得意計地。”(《宋詩紀事》卷三十三引《復齋漫錄》)
今·錢鐘書:“陳師道《寄黃充(刊本誤作“元”)》也說:‘俗子推不去,可人費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娛!’”
今·金性堯:“‘世事相違’一句,一語說盡,卻永遠有新鮮意義。”又:“林鈞《漁樵詩話》卷一記曾國藩句云:‘蒼天可補河可塞,唯有好懷不易開。’其次句當是用陳詩句意而頗渾放。”(《宋詩三百首》第184頁)
今·范寧、華巖:“這首絕句議論的是一件人們都有的感受:值得留戀的東西逝去得太快了,而終日盼望期待的卻老是不能得到滿足。雖是議論,卻不枯燥,很容易得到讀者的共鳴。”(《宋遼金詩選注》第195頁)
【總案】 這首詩大約作于哲宗元符二年(1099),是一首從詩人自身生活經歷和感受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佳作。當時詩人困居徐州,生計維艱。盡管“人不堪其貧”,詩人卻不以為意,依然“左右圖書,日以討論為務,蓋其志專欲以文學名后世也”(魏衍《彭城陳先生集記》)。當時詩人的知心朋友盡在遠方,黃庭堅被逐斥戎州,蘇軾被貶謫海外,魏衍自徐移沛,張耒任職宣州,皆無從相見。當詩人一口氣讀完一本好書時,他是多么盼望能同朋友們交流切磋一番啊!他思友心切,整日忽忽若有所失,因而發出“客有可人期不來”的慨嘆。詩意就這樣從普通生活瑣事上升到了哲理性的高度,從而具有了普遍的、永恒的意義。它質樸無華的語言中透露出冷靜、客觀、理智的詩趣,激起古今讀者廣泛的共鳴。
上一篇:陳師道《絕句二首(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陸游《胡無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