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胡無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須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②
丈夫出門無萬里,風云之會立可乘。③
追奔露宿青海月,奪城夜踏黃河冰。
鐵衣度磧雨颯颯,戰鼓上隴雷憑憑。④
三更窮虜送降款,天明積甲如丘陵。⑤
中華初識汗血馬,東夷再貢霜毛鷹。⑥
群陰伏,太陽升,胡無人,宋中興。
丈夫報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燈。
【注釋】 ①胡無人:古樂府曲名。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表達殺敵報國的志愿。②磔(zhe折):張開。《晉書·桓溫傳》:“少與沛國劉惔善,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猬毛磔’。”此處化用其句。
③無萬里:即不遠萬里。風云之會:指非常的際會,往往用以指君臣遇合。《周易·系辭》:“云從龍,風從虎。”意謂同類相感。④雨颯颯:謂風沙撲打著鐵衣,猶如急雨之聲。下句“雷憑憑”也是比喻鼓聲。⑤窮虜:走投無路的敵人。降款:降書。⑥汗血馬:西域良馬名,其汗如血。霜毛鷹:白毛如霜的鷹。唐代時,新羅、扶余(在今遼寧、黑龍江一帶)等蕃國曾進貢霜毛鷹。
【譯文】 胡須像刺猬毛一樣奮張怒聳,臉膛像紫色的山巖棱角分明。大丈夫慷慨辭家,不遠萬里;遇到風云際會,馬上便能建立奇功。為追擊殘敵,露宿在青海的月夜;為奪取城池,足踏著黃河的堅冰。大漠的風沙撲打著鐵甲,好似颯颯風雨;隴上的戰鼓回蕩在高原,猶如驚雷轟鳴。半夜時,走投無路的敵人送來了降書;天亮后,繳獲的兵甲堆積如丘陵。中原的人啊,初次見到西域的良馬;東方的夷狄,再度進貢白色的雄鷹。一切陰戾之氣都隱伏消失,鮮紅的太陽冉冉東升。胡虜再無人敢冒犯中原,大宋王朝重又復興。啊!大丈夫報答君主,就應有這樣的氣魄;可笑有些人卻老守篷窗,夜對青燈!
【總案】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幻想中的大丈夫形象,實際是詩人融入自我、主觀設計的一種人生理想。在《劍南詩稿》大氣磅礴的愛國樂章中,這是輝煌燦爛的華彩段。與《莊子·逍遙游》中的姑射仙人,阮籍筆下的大人先生,李白詩中的天馬等藝術形象相比,在浪漫主義精神和豪放氣概方面,都有相通之處,但是又脫去了虛無縹緲的神話色彩。應該說,這種理想并非絕對不可能化為現實。令人遺憾的是,陸游生在積貧積弱的南宋王朝,卻如盛唐人那樣抱有豪邁慷慨的雄心壯志,歷史與人事的陰差陽錯,使得這種植根現實的理想,成了不切實際的夢幻。詩中描繪的邊塞征戰、虜敵請降,直到群陰懾伏、大宋中興的壯麗畫面,都是在“風云之會”的基礎上展開的。可惜陸游生當高、孝、光、寧四朝,這種理想的君臣際遇一直未出現,陸游的壯志宏圖也只能化作胸中的塊壘或詩中的“仲夏夜之夢”。陸游似乎也清楚這一點。末二句謂“丈夫報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燈”,“有如此”“應如此”,但“應如此”卻未必“能如此”;故“笑人”實是“自笑”,是以理想中的“超我”,笑現實中的“本我”。因而詩人如是這般的顧盼自雄、慷慨悲歌之后,必然由唾壺擊缺的意氣化為拔劍四顧的感慨與感傷。不過,詩人為了保持全詩昂揚的格調,把這種延伸的思路與情感處理到幕后去了;或者是寫成另外一首《書憤》。而這些昂揚的、悲慨的詩篇,又共同顯示了詩人豐富深沉的內心世界。
上一篇: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晁說之《花石》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