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寒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草草隨時事,蕭蕭傍水門。②
濃陰花照野,寒食柳圍村。③
客袂空佳節,鶯聲忽故園。④
不知何處笛,吹恨滿清樽。⑤
【注釋】 ①寒食:節令名,在農歷清明前一或二日,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寒食節禁生火,吃冷食。②草草:簡單馬虎。隨時事:指隨時俗準備過節。蕭蕭:心情落寞,氣氛蕭瑟。水門:門外水邊。古人在寒食節有到水邊祓除不祥的風俗。③寒食:此指不舉火而食。④客袂(mei 妹):客中的衣袖。故園:家鄉。⑤清樽:清冷的酒懷。
【譯文】 順時隨俗,且草草置下涼餐冷盤;蕭條冷落,酒席擺在門外水邊。綠樹成陰,映原野、花光明艷;家家寒食,圍村落、柳影翩躚。客袖兒郎當,每逢佳節空惹心酸;黃鶯兒鳴囀,一時恍若神游家園。唉,何處傳來幾聲玉笛,悠揚纏綿,直吹得滿杯濁酒,化作那清淚漣漣。
【總案】 宣和六年(1124)冬,陳與義因受人牽連貶授陳留(今屬河南)酒監,次年寒食節在陳留南鎮寫下這首五律。南鎮是偏遠的村鎮,詩人又因貶謫到此,雖逢佳節,心情仍是不快的。律詩很講究情與景的搭配,但搭配的方式有多種,常見的是烘托渲染,如景物的冷清烘托情緒的悲涼,情與景之間是一種異質同構的關系。陳與義這首詩卻采用了另一種搭配方式,景物是美麗的花、柳以及鶯聲、笛韻,情緒卻是落寞不歡的“草草”、“蕭蕭”、“恨”,情與景之間是一種對比反襯關系。這種搭配方式達到的審美效果正如清人王夫之所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卷上)尾聯“不知何處笛”兩句,暗暗化用了李白《春夜洛城聞笛》的詩意:“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陳與義的聞笛也許是寫實,但如果我們聯系到李白的詩,聯系到陳是洛城人的事實,那就更能咀嚼出其中包含豐富的、多層次的意蘊了。
上一篇:王禹偁《寒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朱松《寒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