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錦瑟》原文|注釋|賞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①,一弦一柱思華年②。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③。
·注 釋
①錦瑟:繪上錦繡花紋的瑟。瑟,古代一種彈撥樂器。無端:沒來由。
②華年:青春年華。
③惘然:悵惘。
·導讀入境
本詩當是作者晚年(有可能是大中十一年(870)罷鹽鐵推官后還鄭州家居期間)回顧一生的遭遇所作。
錦瑟為什么偏偏有五十弦,繁音促節的瑟聲一弦一柱都攪得詩人心緒煩亂,引得詩人一年年、一件件地追憶往事,回憶起青春年華之盛景。
往事千重,令人迷亂恍惚,恰如莊生夢蝶一般。《莊子·齊物論》言莊子夢見自己化作蝴蝶。夢醒之時,不知莊生變蝶還是蝶變化為莊生。詩人憶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一生就像做了一個短暫而迷惘的蝴蝶夢,理想抱負完全成為虛幻。詩人憾恨無窮,又簡直與望帝無異。相傳蜀國的君主杜宇(望帝)不幸國亡身死,死后其魂魄化為杜鵑,暮春啼鳴,其聲凄哀,直啼到眼睛滴出血來。詩人有著至死都難傾訴盡的悵恨,只能將其寄托于詩歌之中,這詩歌又怎能不似望帝啼血般凄怨。
皎月掛于滄海之上,海中鮫人泣淚,顆顆成珠。天晴日暖之時,遠望藍田玉山上一層氤氳的煙氣,逼近卻杳無可見。滄海泣珠,藍田玉煙,其實正象征著詩人凄寒孤寂的心境,關合著詩人對理想之可望不可即的那種悵惘與苦痛。
詩人追憶往事,深感豈待今日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往日歷經之時已經是令人悵惘已極了。
·賞 析
關于本詩所指,眾說紛紜,無論是愛情失敗、理想幻滅、生離死別之恨,亦或別的,似都有道理,但又不必這樣坐實。寫作本詩時,詩人已年近五十,就古人說已是老年。“老年人多思既往”(梁啟超語),但經人事滄桑,心境已多蒼涼,對具體某事,相對淡漠,視為過眼煙云,而對人生的體悟則異常深刻。所以讀本詩只知他是在追憶青春年華,蘊含深深的悵惘之情也就夠了。大部分朦朧詩都當作如是觀。
詩人大半生是在中唐的政治派別紛爭的夾縫里討生活,政治上受到壓抑,時有難言之隱,或許也兼含著或愛情或友情的其它痛苦與哀怨,于是作者便把此種心境幻化成一個個迷濛、愁怨的意象。本詩具體所指雖朦朧,而詩中所呈現的濃重的迷惘情緒、深沉的感慨則感染人至深。同時其含蘊豐富、色彩濃郁的藝術意境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詩人借助用典、比興、象征等多種藝術手法,以清麗的語言、鏗鏘的音律,發為詩句,這些都共同營造了本詩寄托深微、情致婉然的優美品味,歷來被世人廣為傳誦。
·思考題
1.用以上賞析所用之法,在中間兩聯中任取一句,分析詩人所取意象、所創意境、所表達的情感。
2.取一首你最喜歡的現代朦朧詩,用此法加以體悟賞析。
上一篇:李賀《夢天》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水調歌頭》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