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一夜底印象
——一九二二年五月直奉戰爭時
夕陽將詩人交付給煩悶的夜了,
叮嚀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給他了罷!”
紫穹窿下灑著些碎了的珠子——
詩人想:該穿成一串掛在死底胸前。
陰風底冷爪子剛扒過餓柳底枯發,
又將池里的燈影兒扭成幾道金蛇。
貼在山腰下佝僂可怕的老柏,
拿著黑瘦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
失睡的蛙們此刻應該有些倦意了,
但仍舊努力地叫著水國底軍歌。
個個都吠得這般沉痛,村狗啊!
為什么總罵不破盜賊底膽子?
嚼火漱霧的毒龍在鐵梯上爬著,
馱著灰色號衣的戰爭,吼的要哭了。
銅舌的報更的磬,屢次安慰世界,
請他放心睡去……世界那肯信他哦!
上帝啊!眼看著宇宙糟蹋到這樣,
可也有些寒心嗎?仁慈的上帝喲!
【導讀】
戰爭的黑色幽默
描繪戰爭的現實主義繪畫,舉不勝舉。但藝術往往拒絕重復,于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誕生了。
控訴戰爭的中國古典詩歌,舉不勝舉,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但詩歌呼喚新形式,于是,遂有聞一多的此作。
中國古典詩歌中,多為和諧之景色,哪怕是“感時花濺淚”,它也畢竟是花濺淚而不是枯骨濺淚。但聞一多的此詩中的意象,卻是詭譎驚駭,撲面而來,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地獄般的世界:“紫穹窿”、雨點像“碎了的珠子”,“珠子掛在死底(死神的)胸前”,“陰風底(的)冷爪子”,“餓柳底(的)枯發”,“池里的燈影兒扭成幾道金蛇”,“佝僂可怕的老柏……黑瘦的拳頭”……
寫完相對靜止的事物,詩人筆鋒一轉,指向了蛙與犬:“失睡的蛙們……仍舊努力地叫著水國底(的)軍歌。”——青蛙竟然也深受人類影響,大唱以助廝殺的軍歌,這是何等的黑色幽默。而“村狗”沉痛地吠著,可是哪條狗、哪個人能“罵破……盜賊底(的)膽子?”
上一篇:聞一多《獸·人·鬼》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別后》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