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翰《內宴奉詔作》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①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②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③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④
【注釋】 ①內宴:皇帝設于宮內的宴會。詔:皇帝的命令。
②六韜:古代兵書名。傳說為周朝呂尚(即太公望)所作。實為漢人依托。全書分《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部分,故稱《六韜》。時髦:指一時的杰出人物。③金甲:戰場上用作護身的盔甲,這里指代戎馬生涯。賣寶刀:《漢書·龔遂傳》載,龔遂見齊人好游俠,不事稼穡,于是“勸民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這里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不愿賣刀,仍盼為國再立新功。④弓力:弓的張力。陣云:戰地煙云。⑤盤花:戰袍上的團狀花紋。
【譯文】 三十年前我就飽讀了兵書《六韜》,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豪。曾經因為國家危難披金甲征戰不辭辛勞,而今依然位低身閑,也不愿賣掉心愛的寶刀。兩臂健壯,尚嫌鐵弓弓力太軟;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戰地上煙云高飄。庭前昨夜秋風起,警覺敵人趁草黃馬肥入境侵擾,我苦惱不能策馬疆場,羞看這帶有團團花紋的舊戰袍。
【集評】 宋·吳處厚:“曹翰嘗平江南有功,后歸環衛,數年不調。一日,內宴賦詩,翰以武人不預。乃自陳曰:‘臣少亦學詩,亦乞應詔。’太宗笑而許之,曰:‘卿武人,宜以刀字為韻。’翰援筆立進。太宗覽之,側然,即自環衛驟遷數級。”(《宋詩紀事》卷二引)
宋·釋文瑩:“翰能詩,有《玉關集》。領金吾日,當直,太宗召與語曰:‘朕曾覽卿詩,有“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他日燕山摩峭壁,定應先勒大名曹”。頗佳,朕每愛之。’翰因叩謝。”(《玉壺清話》,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匯編》卷四引)
【總案】 這首七律,《宋史·曹翰傳》題作《退將詩》。詩中抒寫自己空懷武藝韜略卻投閑置散,不得建功立業的苦悶心情,反映出宋朝建國后,最高統治者猜忌武將、重文抑武的真實情況。在直抒胸臆的敘事抒情中,躍現出一位渴望為國建立新功的老將形象。全詩感情充沛,筆力雄健,風格豪邁爽朗,對仗工整自然,用典貼切。由于語語出自肺腑,故而感動了宋太宗。從“集評”中所錄二則詩話看,詩的尾聯有異文,“庭前”一聯情景生動,詩味勝于“他日”聯。
上一篇:華岳《田家·其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方岳《農謠五首(其一、其四、其五)》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