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陪履齋先生①滄浪②看梅
喬木③生云氣。訪中興英雄④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⑤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⑥。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⑦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⑧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⑨,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注釋】
①履齋先生:吳潛,字毅夫,號履齋,淳中,觀文殿大學士,封慶國公。
②滄浪:滄浪亭,在蘇州府學東,初為吳越錢元池館,后廢為寺,寺后又廢。
③喬木:指梅樹。
④中興英雄:指韓興忠。
⑤戰艦東風句:指韓世忠黃天蕩之捷,金元帥兀術掘新河逃走。
⑥神州故里:指北宋淪陷領土。
⑦遨頭:俗稱太守為遨頭。
⑧東君:春神為東君,此指履齋。
⑨后不如今句:王羲之《蘭亭集序》:“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評點】
陳洵《海綃說詞》:“此心與、東君同意”,能將履齋忠款道出。是時邊事日亟,將無韓岳,國脈微弱,又非昔時。愎齋意主和守,而屢疏不省,卒致敗亡。則所謂“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也。言外寄慨,學者須理會此旨。前闋滄浪起,看梅結。后闋看梅起,滄浪結。章法一絲不走。
上一篇:蔣捷《金盞子(練月縈窗)》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錦帳春(席上和杜叔高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