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深《舟下建溪》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②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③
【注釋】 ①建溪:閩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②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濱。③倒出岸沙:是指溪水從下面往岸上沖刷,在樹木根部沖出一個缺口。半死:即偏枯,樹木的一種特異現象。
【譯文】 昏黃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溪面,一只小船劃過水面,搖碎了月影,慢慢靠近岸邊。離家遠行的游人,向岸上眺望,只見小客店里并無燈光,正準備關門。上岸后將小船系在水邊的一株楓樹上,令人驚奇的是,這株楓樹的根部被溪水沖走了泥土,裸露于水面;偏枯的樹干仍保存著去年系舟的斑痕。
【集評】 宋·《莆陽文獻》:“此詩荊公愛之,嘗書坐右,后人誤入荊公集中。”(清·厲鶚《宋詩紀事》卷三十六引)
今·王洪:“詩人從這株留有去年系舟痕跡的半死楓樹中,含蓄地表現出異鄉飄泊的游子的惆悵,一種淡淡的莫名的哀傷。”“這是詩人在人生旅途上留下的印跡”,寄寓著“對人生的無窮感慨”和“深沉的哲理意味”。(《中國古代山水詩鑒賞辭典》第646頁)
【總案】 這首描寫旅途夜泊的小詩,雋永可愛。詩人巧妙構思精心選材,描繪出優美的畫面,渲染出幽靜的氛圍,創造了荒村月夜泊舟的靜謐境界。詩中的“月黃昏”采用了林逋《山園小梅》中“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語;“野店無燈欲閉門”則是據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改造而來。化用前人詩句,不露痕跡,且另出新意。王洪先生對后兩句所蘊含的深慨妙理的評析,可供參考。
上一篇:馮取洽《自題交游風月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師道《舟中二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