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②
五坊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③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④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⑤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⑥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用猜,天心悔禍人心開。⑦
夏為殷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⑧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⑨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⑩
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11)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12)
苑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13)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14)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頭鑿出開元字。(15)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萬里尚能反,南內一閉何時開?(16)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17)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尊,(18)
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19)
【注釋】 ①浯溪:在今湖南祁陽縣西南五里。中興頌:唐元結所作,顏真卿所書。大歷六年刻于浯溪石崖上,俗稱“磨崖碑”。張文潛:即張耒(1052—1112),是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的朋友,他作了《讀中興頌碑》詩。
②五十年:指唐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時間,“五十”是舉其成數。這是唐由盛而衰的一段時期。華清:宮名,在陜西臨潼縣南驪山上。玄宗與楊貴妃常在這里游樂。咸陽:秦始皇的都邑,這里借指唐都長安。③五坊:是專為打獵而備的機構,指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五坊。④胡兵:指安祿山叛軍。安祿山是奚人,其部下亦多非漢人。⑤勤政樓:唐宮樓名,在興慶宮之東,開元八年造,每年千秋節時玄宗宴慶于此。⑥傳(zhuan賺)置:驛站。⑦子儀、光弼:郭子儀、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亂的兩員大將?;诘湥翰幌胫貜偷渷y。⑧夏為殷鑒:《詩·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币庵^殷應以夏亡為鑒戒。⑨張說、姚崇:都是玄宗時宰相,二人不和。姚崇臨死之際,告訴兒子用古玩等器物引誘張說為自己作碑文,張說果然中計。⑩天寶:唐玄宗年號,是唐由盛及衰的關鍵。(11)奸雄:指李林甫一流奸詐之人。國老:古代稱告老退休的卿大夫為國老。這里指平定安史之亂有功之大將。(12)妃子:指楊貴妃。虢秦韓國: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三人都是楊貴妃的姐姐。
(13)羯鼓:樂器,用桑木制作而成。唐玄宗善擊羯鼓。方響:樂器,又名“磐”。(14)健兒:壯士。又唐代軍士也稱健兒。(15)抱甕峰:又名甕肚峰,在陜西華山。唐玄宗曾想在峰端上刻“開元”二字,后因人勸阻未刻。(16)西蜀萬里尚能反:安史叛軍攻陷長安,玄宗逃到西蜀,亂平后返回。
南內:宮城的南邊,這里指玄宗從西蜀歸來后居住的興慶宮。(17)將軍:指高力士,高曾為驃騎大將軍。好在:即好。玄宗被移往太極宮時,李輔國對玄宗無禮,高力士據理維護,并代玄宗傳旨問候:“將士各得好在否?”
(18)奴輩:指高力士等。輔國:李輔國。用事:當權。張后:唐肅宗的皇后張氏。尊:一作“專”。(19)春薺長安作斤賣: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后,看到當地人不知食薺菜,賦詩說“兩京稱斤買,五溪無人采。夷夏雖有殊,氣味應不改”。
【譯文】 五十年的功業如閃電般轉瞬即逝,華清宮的花柳衰敗了,咸陽城也長滿了荒草。在五坊中任供奉的斗雞小兒,整日花天酒地不知年歲將老!安史叛軍忽然從天而降,逆賊也是奸詐雄才。勤政樓前奔跑著胡馬,珍珠翠玉都被踐踏入塵埃!為何官軍出戰就遭慘敗?是因為傳送荔枝已勞民傷財!堯舜的功德本如天高,何須用區區文字加以記載?用石碑銘記功德實在是淺陋!何況還要派鬼斧神工磨刻山崖。郭子儀、李光弼忠心耿耿無猜疑,蒼天和人心都不愿禍亂再度來。夏代的教訓殷朝當深以為戒,史書的記載如今都存在。君不見當年張說雖多機謀,卻被死去的姚崇算計安排。
君不見天寶年間,國家興衰的驟變實在令人吃驚。如今中興碑上業已長滿荒草。未想到會有奸雄亂國,只說尊崇有功的國家元老。誰讓貴妃來自天外,虢秦韓三位夫人皆有美貌俊才。桑木制的羯鼓與玉質的方響叮咚奏樂,春風也不敢刮起塵埃。誰會想到世上還有安祿山和史思明?健卒猛將都安臥而死!抱甕峰高可及天,峰頭鑿出“開元”二字。時勢變遷令人不勝悲哀,奸人內心險惡深如山崖。西蜀雖遠尚能返回,而南內宮門一閉卻難以再開。肅宗的孝德雖高如天,為何反讓高力士為玄宗呼號?唉!這奴才不能指斥宦官內寵專朝政,倒能念叨昔日尊榮發牢騷!
【集評】 宋·周輝:“浯溪中興頌碑,自唐至今,題詠實繁,零陵近雖刊行,止會粹已入石者,曾未暇廣搜而博訪也。趙明誠待制妻易安李夫人,嘗和張文潛長篇二,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清波雜志》卷八)
明·陳宏緒:“李易安詩余,膾炙千秋,當在《金荃》、《蘭畹》之上。古文如《金石錄后序》,自是大家舉止,絕不作閨閣妮妮語?!洞蝰R圖序》,亦復磊落不凡。獨其詩歌無傳。僅見《和張文潛浯溪中興碑》二篇,亟錄出之,……二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古文、詩歌、小詞并擅勝場。雖秦黃輩猶難之,稱古今才婦第一,不虛也。”(《寒夜錄》)
今·程千帆:“像這種具備獨特見解和帶有諷刺意味的詠史詩,她(李清照)詞中就沒有出現過?!?《古詩今選》第556頁)
今·喬象鐘:“李清照不把釀成安史之亂的罪責歸之于楊貴妃,而是著重批判了唐玄宗……批判了玄宗的荒淫奢侈,肅宗的庸弱無能,張后的擅權,李輔國的奸丑,元結的虛飾以及高力士被流巫州后的愚黯,……議論看似激烈、苛刻,實際上卻抉出了安史之變的根本原因,史識高于張耒之上。兩詩氣勢跌宕,形象生動,……痛快淋漓,毫無衰颯之氣?!姷牧⒁馀c《夏日絕句》相同,都在激勵南渡人物奮發圖強,尤其是皇帝、宰相負國家重任者,不能委棄自己的責任,其用心可謂苦矣。”(《宋詩鑒賞辭典》第796—797頁)
今·金性堯:“元結的《大唐中興頌》,全是歌頌之詞,未涉玄宗還京后的狼狽情狀。黃庭堅、李清照的詩,一面指出玄宗的天寶奪明,自召禍亂,有其應當罪己的一面,但晚年時移勢去,過著無實權的太上皇生活時,卻連居住南內的自由亦沒有,因而又有令人哀憐之處。這樣分別寫來,倒亦合于史家的公道。”(《宋詩三百首》第236頁)
【總案】 這兩首詩頗有骨力,作為一名女詩人能寫出這樣的詠史長篇確實難能可貴。全詩見解深刻,議論精警。對于安史之亂及玄宗返京后被肅宗所囚等歷史悲劇的前因后果作了深刻的分析。不僅文字老練,而且頗具史識。詩人如此慨乎言之,其深意在于告誡宋朝的君臣接受歷史教訓。詩人借古諷今,繼承了左思以來的詠史詩優良傳統。就本題而言,此詩也遠遠超過了張耒的原作,而足以與黃庭堅的《書摩崖碑后》相媲美。
上一篇:敖陶孫《洗竹簡諸公同賦》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鞏《湘山光孝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