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東坡赤壁》古詩詞賞析大全
東坡赤壁在湖北黃岡 (古名黃州),原是長江邊的一座小山,崖石赭赤,狀如懸鼻,故名赤鼻山,也稱赤鼻磯。《大明一統(tǒng)志》:“屹立江濱,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亦稱赤壁”。它背山面江,風景秀麗,自唐宋以來,就是人們游覽勝地。宋蘇軾因 “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常游此地,留有前、后《赤壁賦》和 《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篇,從此黃州赤壁更是名揚天下。為與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的真實戰(zhàn)場——蒲圻赤壁相區(qū)別,清康熙年間重修時定名為 “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 不僅以 “江山如畫”馳名海內(nèi)外,而且以其詩詞之盛而著稱于世。滔滔大江,崢嶸亭閣,壯美的風光,雄奇的山石,加之與蒲圻赤壁同名,而勾起人們對歷史故事的追憶,為歷代詩人提供了譜寫不盡的詩材,其中蘇軾的詩篇是“赤壁詩”的最高峰,也是“赤壁詩”中的千古絕唱。但有些與赤壁之戰(zhàn)直接有關(guān)的詩詞將放在“蒲圻赤壁”篇中介紹。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詞名]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 蘇軾,這首詞是宋元豐五年(1082年),詩人被貶黃州時所寫,詞中描繪了壯麗的山河,詠嘆古代英雄人物的業(yè)績,抒發(fā)懷古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功業(yè)未就的苦悶。把寫景、詠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氣勢豪邁,是蘇軾所創(chuàng)立的豪放派詞的代表作。
黃州赤壁
[注釋] ●浪淘盡句:感嘆千百年來所有杰出的人物都象滾滾浪濤,一去不復(fù)返了。●故壘:古時的營壘。●周郎:周瑜24歲就做了吳國的中郎將,人稱周郎。此句說:人們指著故壘的西邊說:這就是三國時周瑜大破曹軍的赤壁。●亂石穿空:陡峭不平的石壁直插天空。●卷起千堆雪:掀起無數(shù)的白浪。●公瑾:周瑜的字。●小喬:周瑜的妻子。《三國志·周瑜傳》:“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軍護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喬公(喬玄)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初嫁了:初嫁之時。這里是為了渲染周瑜少年英俊的形象,并非赤壁之戰(zhàn)時小喬初嫁。●羽扇綸巾:用鳥羽制做的扇子和有青絲帶的頭巾。●檣櫓:桅桿和大槳,這里泛指戰(zhàn)船。●故國神游:即“神游故國”。故國指赤壁古戰(zhàn)場。●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作者寫這首詞時40多歲,故言“早生華發(fā)。”●酹:把酒澆在地上祭奠。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詞名] 江城子·夢中了了 (選上闋)
[作者] 蘇軾
[注釋] ●只淵明:只有陶淵明。陶淵明42歲后辭官歸田,躬耕于廬山之下,蘇軾非常推崇他,尤其是當時蘇軾正受謫,在黃州過半流放、半隱居生活,更容易想起古人陶淵明。●躬耕: 自己到田里耕種。蘇軾在黃州時躬耕于東坡,因此自號東坡居士。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葷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詩名] 東坡
[作者] 蘇軾
[注釋] ●野人:蘇軾自稱,言外有不與人競逐之意。●犖(luo,洛)確:高低不平的樣子。●鏗然: 形容聲音脆而響亮。●曳杖: 拖著柱杖。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詞名] 滿庭芳·歸去來兮 (選上闋)
[作者] 蘇軾,此詞是他告別黃州之作。元豐七年(公元1084)二月,蘇軾被調(diào)汝州(今河南臨汝) 任團練副使,四月一日離開黃州。
[注釋] ●岷峨:四川岷山、峨眉山,指蘇軾的故鄉(xiāng)。●黃州再閏:蘇軾于元豐三年到黃州,到此時已四年零四個月,其中元豐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故稱再閏。●楚語吳歌:黃州戰(zhàn)國時屬楚,三國時屬吳,有吳頭楚尾之稱。楚語吳歌是指黃州一帶的方言民歌。●雞豚社酒: 鄉(xiāng)人送別蘇軾時殺雞、宰豬,社酒是祭祀土神的酒。●相勸老東坡:鄉(xiāng)人向蘇軾勸酒。老東坡,詩人自稱。
西山連虎穴,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江流萬世功。
沙明卷宿鷺,天闊退飛鴻。
最羨魚竿客,歸船雨打篷。
[詩名] 江間作 (四首選一)
[作者] 潘大臨,字邠老,福建人,北宋詩人,客居湖北黃州,死于湖北蘄州。
[注釋] ●三分國:即指當年三國鼎立的形勢,從赤壁的壯麗景色聯(lián)想當年天下三分之勢,盡管赤壁之戰(zhàn)并非發(fā)生在黃州赤壁,但作者借題發(fā)揮,觸景聯(lián)想。
千古黃州,雪堂奇勝,名與赤壁齊高。竹樓千字,筆勢壓江濤。笑問江頭皓月,應(yīng)曾照,今古英豪。好在江山如畫,人易老,雙鬢難茠。升平代,憑高望遠, 當賦及離騷。
[詞名] 滿庭芳·重午登棲霞樓
[作者] 王以凝,字士周,湖南湘潭人,南宋初曾任鼎州知州。
[注釋] ●竹樓千字:指北宋初年著名作家王禹偁的名作《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此竹樓是王任黃州知府時所建,為宋代赤壁磯頭著名的四樓之一。茠 (hao,蒿): 同薅,除野草。這句意謂兩鬢白發(fā)難得除掉。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yōu)。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地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fā),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詩名] 黃州
[作者] 陸游
[注釋] ●局促句:嘆自己生活道路坎坷,不能施展抱負,象當年的楚囚。楚囚,語見《左傳·成公五年》。●遷流句:陸游是被排斥離京赴夔州任通判,路過黃州時寫此詩的,他嘆自己去夔州象當年齊優(yōu)自齊至魯相同。●生子句:《三國志》裴注:建安十八年(213年),孫權(quán)與曹操在濡須(今安徽巢縣南)交戰(zhàn),曹操見孫權(quán)的軍隊很整齊,感嘆地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并自動退兵。詩人此句是反其意而用之。
平生聞赤壁,今日到黃州。
古戍參差月,空江浩蕩秋。
艱難念時事,留滯豈身謀。
索索悲風里,滄浪亦白頭。
[詩名] 黃州
[作者] 張孝祥,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烏江鎮(zhèn)) 人,南宋高宗時中進士第一,使秦檜兒子失去第一名,因此觸怒秦檜,被誣陷入獄。秦檜死,才出任中書舍人、顯謨閣直學士等職。因積極主張抗戰(zhàn),曾兩度被罷官。
[注釋] ●古戍:古代兵營,指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參差:不齊的樣子,這里指月色不明朗。●留滯句:說自己留在官場上,為朝廷做事,難道是為自己打算嗎?表露出自己憂國之情。
再閏黃州正坐詩,詩因遷謫更瑰奇。
讀公赤壁詞并賦,如見周郎破賊時。
[詩名] 游東坡十一絕 (選一)
[作者]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南宋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士第一,歷任嚴州太守、吏部侍郎、龍圖閣學士。政治上力主抗金,圖恢復(fù),立朝剛直。此詩表達了對蘇軾的同情與贊揚。
[注釋] ●再閏句:指蘇軾被貶黃州,在此經(jīng)歷了兩個閏年。坐,因某事而獲罪。●遷謫: 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職或放逐。●瑰奇:瑰麗、奇異,此處形容蘇軾的詩詞在黃州期間更是大放異彩,流傳后世。●讀公二句:說讀了蘇公的《赤壁懷古》詩與《赤壁賦》,如身臨其境,使人如同回到了三國赤壁大戰(zhàn)的時候,看到了周瑜的英姿。
烏林赤壁事已陳,黃州赤壁天下聞。
東坡居士妙言語,賦到此翁無古人。
[詩名] 題徐參議赤壁圖 二首(選一)
[作者] 王炎,字晦叔,號雙溪,江西人,南宋詩人,進士,曾任湖州知府。
[注釋] ●烏林赤壁:指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赤壁,即今之蒲圻赤壁,周瑜在赤壁附近的烏林燒毀曹操的戰(zhàn)船,故稱烏林赤壁。●此翁: 指蘇軾。●無古人:說蘇軾《赤壁賦》從賦文水平來說是前無古人的。
周郎赤壁走曹公,萬里江流斗兩雄。
蘇子賦成奇?zhèn)ド酰L教人想謫仙風。
[詩名] 畫赤壁
[作者] 趙孟頫(fu,府),宋末元初的畫家、詩人,自山東齊州(今濟南)辭官南歸途中,游覽赤壁,并作畫,這是他題畫詩。
[注釋] ●斗兩雄:指周瑜與曹操。●謫仙:唐代李白,號謫仙,此處說蘇軾有李白的風度與品格。
五百年前蘇子游,青山白石總風流。
孤亭遙隔金蓮夜,兩賦爭傳赤壁秋。
綠柳紅蕖曾擊楫,沙汀漁火漫停舟。
乾坤勝地容遷客,應(yīng)笑浮云自卷收。
[詩名] 登蘇亭
[作者] 熊桴,字元乘,湖北鄂城人,明嘉靖進士,知太倉州,抗御倭寇入侵甚力。
[注釋] ●蘇亭:赤壁山紀念蘇軾的亭閣。●兩賦:《赤壁賦》與《后赤壁賦》。●金蓮夜: 金蓮,古代宮中燭臺。《宋史·蘇軾傳》記載: “軾嘗宿禁中(皇宮中),召入對便殿”,宣仁后問他為什么能當上翰林學士,他答不出。“宣仁后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 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軾不覺哭,失聲。宣仁后與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命坐,賜茶。徹(取下)御前金蓮燭送歸院。”金蓮夜,即指此件事。●紅蕖:亦作“芙蕖”,荷花。●乾坤勝地:指黃州。●遷客:指蘇軾。
垂老黃州客,高秋赤壁船。
三分留古跡,兩賦到今傳。
落日寒江動,青山斷岸懸。
畫圖誰省識,千載尚風煙。
[詩名] 蘇子游赤壁圖
[作者] 何景明
[注釋] ●垂老句:指蘇軾已垂老時到黃州居住。●三分:三分天下,指三國。●兩賦:蘇軾《赤壁賦》和 《后赤壁賦》。
將壇文苑代稱雄,指點千年感慨同。
名在江山翻借色,事過天地竟何功。
[詩名] 游赤壁 (二首之一) (全詩8句)
[作者] 王世貞
[注釋] ●將壇文苑句:指周瑜與蘇軾各在將壇、文苑稱雄,史冊上留有英名。
五百年來此勝游,水光依舊接天浮。
徘徊今夜東山月,仿佛當年壬戌秋。
有客得魚來赤壁,無人載酒出黃州。
吟成一嘯四山寂,孤鶴橫江掠小舟。
[詩名] 夜泊赤壁
[作者] 羅洪先,字達夫,明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春坊贊善,因上疏觸怒皇帝,被削職為民,人稱念庵先生。
[注釋] ●五百年: 距蘇軾游赤壁之時已500年。●仿佛句: 詩人游此,深感與蘇軾當年泛舟時水光月色等情景一模一樣。壬戌秋,是500年前蘇軾作《赤壁賦》的年份時間。因為羅洪先是被削職為民而過此,蘇軾當年是遭貶而客此,經(jīng)歷之相似,更激起詩人無限感慨。
仙山仙水一仙舟,錦纜牙檣載月游。
欲起東坡重作賦,西風吹夢落黃州。
[詩名] 赤壁仙舟圖
[作者] 劉節(jié),字介夫,號梅國,大庾(今屬江西)人,明弘治十八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
[注釋] ●錦纜牙檣:船上以錦緞纏成的纜,以象牙作飾的桅桿,形容仙舟華美。
江邊一帶起云煙,峻嶺層岑仰昔賢。
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
古來勝跡原無限,不遇才人亦杳然。
今古登臨同此地,風流未墜草芊芊。
[詩名] 赤壁懷古
[作者] 朱日濬,字道淵,湖北黃岡人,清初順治年間文人,編輯有《黃岡文獻集》。
[注釋] ●赤壁二句:說明東坡赤壁并非三國赤壁,蘇軾來后借山川之美,抒胸中之感慨,故使黃州赤壁名聲遠揚,流傳古今。
赤壁千年古跡疑,漫勞過客訪殘碑。
雖無一炬周郎烈,卻有三秋蘇子祠。
道士夢中猶借鶴,將軍江上豈憑龜。
山川自為文人重,誰起泉涂問是非。
[詩名] 赤壁
[作者] 劉子壯,字克猷,湖北黃岡縣人,清順治六年開科進士第一名,授國史館修撰。
[注釋] ●雖無句:說明此赤壁并非周瑜火燒赤壁之戰(zhàn)場,但有蘇軾文章蓋世,已使后人無限愛戴而修祠紀念蘇軾。●道士句:指蘇軾《后赤壁賦》中說自己夢見一道士是江上“孤鶴”的化身。●憑龜: 指赤壁故事中的某些神話。龜,龜筮,古時占卜用龜甲。●泉涂: 黃泉,即陰間。此句意思是三國人物誰是誰非,已很難評論。
依然赤壁在黃州,古有人游,今有人游。茫然萬頃放扁舟,人在中流,月在中流。髯蘇二賦自千秋,佳境長留,佳句長留,何須簫管聽啁啾,詩可相酬,月可相酬。
[詞名] 一剪梅·秋夜偕客泛舟赤壁
[作者] 張維屏
周郎一炬破曹公,如此勛勞亦自雄。
赤壁不知何處是,年年江上費春風。
[詩名] 赤壁口號
[作者] 胡紹鼎,字牧亭,清代湖北孝感人,乾隆甲戌年京考第一名,官御史。
[注釋] ●赤壁句:說明當時對赤壁古戰(zhàn)場究竟是在黃州,還是在武昌,或在蒲圻(嘉魚),是有爭議的。
烏鵲南飛古戰(zhàn)場,何人灑淚憶周郎。
功名不若文章力,風月江山無盡藏。
[詩名] 赤壁
[作者] 結(jié)城蓄堂,近代日本漢學家。
[注釋] ●烏鵲南飛:句用當年曹操在赤壁戰(zhàn)場,于舟中所吟《對酒歌》“烏鵲南飛”句,寫當時的江岸之景。
赤壁千秋勝跡空,清風明月尚無窮。
茫茫八百年前事,都在琳瑯尺幅中。
[詩名] 赤壁
[作者] 燕市聽花,近代日本詩人,曾旅居中國,自號聽花居士,此詩作于1922年。
[注釋] ●尺幅:尺書,指書簡,這里指蘇軾描寫赤壁的詩文。
徘徊赤壁枕磯頭,我亦登臨悵舊游。
霸業(yè)原如春夢短,文章常共大江流。
浮云能散英雄恨,濁酒頻消旅客愁。
惟愛峨眉蘇內(nèi)翰,一船風月足千秋。
[詩名] 赤壁懷古 (二首之一)
[作者] 劉熊興,字欣國,湖北黃岡人,近代人,生平事跡不詳。
[注釋] ●峨眉蘇內(nèi)翰:指蘇軾。蘇軾為四川眉山人,曾任翰林學士,故稱。
上一篇:(唐)杜牧《江南春》詠江南詩詞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東湖》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