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尼《小孤山阻風因成小詩,適舟中有浦城人,寫寄真西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群山勢如奔,欲渡長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瀾。②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間。
【注釋】 ①小孤山:俗名髻山,在江西彭澤縣北大江中,屹然獨立。為別于彭蠡湖中的大孤山,故稱小孤。真西山:真德秀,福建浦城人,學者稱為西山先生。②干:水邊。
【譯文】 群山勢如奔馬,欲渡長江而去。小孤山拔地而起,毅然將其遏住。它屹立在大江之邊,也能夠擋住狂瀾。世俗之人不了解這座山,它有功于天地之間。
【集評】 今·金性堯:“寫小孤山能不在小姑、彭郎上敷演,已是高人一著,且為此山吐氣。其次,作者生活在南宋后期,這一帶亦是江防要地,詩中的孤峰遏住,力障狂瀾云云,亦是有所寄托。”(《宋詩三百首》第347頁)
【總案】 寫小孤山,完全脫略外形,僅從其遏群山之勢及障大江狂瀾落筆,自有深心在。小孤山是江防要地,而戴復古所處的時代,國勢日益衰弱,歌詠小孤山,當然寄托著作者對力挽衰頹的國勢的殷切期待。金評甚是。
上一篇:魏野《尋隱者不遇》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允平《小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