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陳維崧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朱彊村的《清詞點將錄》說本詞作者陳維崧是江蘇三百年來最杰出的詞家。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陳維崧的詞“沈雄俊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薄跺攘暝~集序》更把陳維崧的詞稱之為“詞學中絕唱”。他們對陳維崧的詞評價都很高。
這首詞作于康熙七年(1668),題為“夜宿臨洺驛”。臨洺驛在河北永年縣西南臨洺關,是清初重要驛站。陳維崧曾流寓北京,求仕未成,落魄南歸。這首詩當是離京南歸途中夜宿臨洺驛所作。因為落拓失意,所以帶有一種憤激不平的身世之感。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夜宿時所見之景色?!扒琪佟碑斨盖缋室箍障碌纳椒?。把山比作髻,古已有之,唐代皮日休的《縹渺峰》詩,即有“似將青螺髻,撒在月明中”的名句;辛棄疾《水龍吟》,也有“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之詞。陳維崧在這里化用了他們的詩句。晴朗的月色下,蒼翠的山巒猶如發髻一般,比喻極為生動形象?!半x離”同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晴朗的夜晚,月光皎潔,周圍的景色才能歷歷在目。但畢竟是在夜色之中,遙望太行山,高高低低的峰巒,好象是一群黑色蝌蚪在游動,靜景又變成了動態。開頭兩句,即出手不凡。遠眺后把視線收近,只見眼前稗子的白花開遍田野,在月光的照耀下,好象在大地上鋪了一寸厚的“霜皮”。霜皮,見于杜甫詩“霜皮溜雨四十圍”?!鞍藁ㄓ€,一寸霜皮厚”寫的是當地景色的荒涼。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人間詞話刪稿》)這樣的景色中蘊含著作者的情:當今朝廷科場良莠不分,稗花盈畝,真正的有才之士仍被壓抑,難以出頭。這明顯地透露了作者仕途失意的心情,也揭露了清初社會對有才之士壓抑的現實,也為下片的抒激憤之情作了巧妙的過渡。
下片寫夜宿時的感慨。臨洺關在先秦時,北連燕,西接趙,南通韓、魏,東達齊、魯。燕趙多慷慨之士,戰國時各國英雄輩出的情景,“歷歷堪回首”。豈止是戰國時英雄輩出,當今之世,身居燕趙之地而激昂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但他們并沒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以滿腔的激情,在悲風中怒吼!只能如黃葉一般,漂泊無定地在原野中奔走,用陳維崧自己的話說,“棲棲還作稻粱謀”,這是多么可悲而又可嘆!
這首詞僅四十一字,寥寥數語,在展現北地風光的同時,抒發了他懷才不遇,不滿現實的激憤之情。意境雄奇蒼涼,發語慷慨悲壯,風格極近稼軒。陳廷焯稱贊這首詞和他其他短調一樣:“波瀾壯闊,氣象萬千”,平敘中峰巒忽起,力量最雄”,在“國初諸志中,不得不推為大手筆”(《白雨齋詞話》卷三)。
上一篇:《渡淮·清·董以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蘇幕遮·宋·范仲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