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蕃女怨》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萬枝香雪開已遍②,細雨雙燕。鈿蟬箏③,金雀扇④,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⑤,又飛回。
【注釋】
①《蕃女怨》:調見《花間集》,詞始于溫庭筠。萬樹《詞律》云:“此詞始于溫八叉,余鮮作者。”②香雪:杏花,此指春天白色的花朵。③鈿蟬箏:鏤金為飾的箏稱鈿箏。鈿蟬箏,是箏之飾以金蟬者。④金雀扇:指畫有金雀的團扇。⑤雁門:山名,在今陜西省化縣西北。《山海經》云:“雁門,雁飛出于其間。”絕頂置關,謂之雁門關,為唐時邊塞。
【評點】
這是一首本意詞,寫蕃女春日怨情。
詞中之景 “萬枝香雪”、“細雨雙燕”,以樂寫哀,其怨可知。尤其是雙燕嬉飛,反襯人之孤寂,大有人不如燕之嘆。“雁門消息不歸來”,則再一次把思婦怨情加深。末句 “又飛回”說明思婦的怨情非今日始,使怨情又推進一層。宋人晏殊的 “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李清照的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聲聲慢》)構思與此詞類似。因此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評》中指出:“‘又飛回’ 三字,更進一層,令人叫絕,開兩宋先聲。” 的確如此,“又飛回”三字堪稱無頭無腦的癡語,唯其如此,才能表現出思婦無法言傳之苦悶。
全詞借燕抒情,語淺情深,其意境頗似敦煌曲子詞中的《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都帶有人禽對話的性質,但敦煌詞質樸熱烈,溫詞纖細深婉。當然,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其二
磧南沙上驚雁起①,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②,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③,杏花紅。
【注釋】
①磧:淺水中的沙石,此處指沙漠。②玉連環:指征人佩戴的東西。③金鏃箭:也是征人所用之具。前者為嵌玉的鎧甲,后者為雕花之箭。錦屏 :有彩畫的屏風。
【評點】
這一闕與上一闕《蕃女怨》實為聯章。著重寫邊塞的艱苦和寒冷,令思婦更加愁苦和擔憂。
開頭兩句寫塞外環境,即沙漠千里,大雪狂飄,塞雁驚飛。“玉連環”二句寫征人的裝束,可見征戰之苦,戰情之急。“年年”承上啟下,因戰情緊,故 “年年征戰”。因征戰苦,故年年、日日憶家。結束二句,縱筆遠揚,推進一層,不說自己憶家,而為女子著想,因離恨而畫樓冷落,錦屏寂寞,又想象家中的杏花開放,可謂曲盡人情。唐人多作征夫思婦詩,溫氏創此調寫此意,多用短句,與唐詩風味不同,正如俞陛云在《唐詞選釋》中所說:“其擅勝處在節奏之哀以促,如聞急管弦。”
《溫庭筠·蕃女怨》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李珣·菩薩蠻》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毛文錫·虞美人》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