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高士孟節》原文|譯文|賞析
高士幽棲獨閉關①,武侯曾此破諸蠻。
至今古木無人境,猶有寒煙鎖舊山②。
【釋詞】
①高士:超凡脫俗之士。這里指孟節,即孟獲之兄。隱居于萬安溪邊,號為“萬安隱者”。
②寒煙:深秋的山嵐和林中的霧氣。南朝宋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陽陸團精氣,陰谷曳寒煙 ”鎖:幽閉。舊山:面貌未改的山巒。
【賞析】
俗話說:若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諸葛亮親率大軍,深入西南不毛之地,乘勝追擊孟獲之時,許多士卒誤飲啞泉之水,以致“皆不能言”。加上“山險嶺惡,道路窄狹”,路邊“多藏毒蛇惡蝎”,一到黃昏,就“瘴氣密布”,薰人致命,給蜀軍帶來很多的困難,而孟獲遭四擒之后,又退到禿龍洞據守不出。在蜀軍處于危難時候,諸葛亮親自帶人“攀藤附葛”,登臨古廟,祈禱尊神,拜訪士人,求教隱士。既感動了山神,又感化了隱士,在他們的指點和幫助下,熟悉了風土民情,得到了解救誤飲啞泉和防止瘴氣入侵的辦法。
“高士幽棲獨閉關,武侯曾此破諸蠻。”諸葛亮親自拜訪“萬安隱士”,受到熱情幫助。隱士告曰:“此間蠻洞多毒蛇惡蝎,柳花飄入溪泉之間,水不可飲;但掘地為泉,汲水飲之方可。”諸葛亮又求“薤葉蕓香”,隱者令眾人盡意采摘,并囑咐:“各人口含一葉,自然瘴氣不侵。”當拜求隱士姓名,才知乃孟獲之兄孟節,在此隱居數十年了。諸葛亮先是“愕然”,繼而“嗟嘆不已”。孟節與孟獲雖是兄弟,但二人對蜀漢王朝的態度截然不同,一個向善,一個向惡。孟節因屢諫孟獲不從,“故更名改姓,隱居于此”,潔身自好。
“至今古木無人境,猶有寒煙鎖舊山。”如今這里依舊是古木陰翳,人跡罕見,寒煙籠罩,山林如舊。小詩創造出了一種寂靜幽清的境界,以景致的“靜”和“空”,映襯了當年“高土幽棲”時,物我兩忘,萬念皆寂,超凡脫俗的志趣。
上一篇:三國詩詞《罵死王朗》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黃忠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