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初罷戰(zhàn)1,江上送歸橈。南渡無來客2,西陵自落潮。空城垂故柳3,舊業(yè)廢春苗4。閭里相逢少5,鶯花共寂寥。
【校記】
1.州,《全唐詩》一作“中”。
2.客,《全唐詩》一作“信”。
3.故,《全唐詩》一作“細”。
4.業(yè),《全唐詩》一作“井”。
5.相逢少,《全唐詩》一作“誰相見”。
【箋釋】
[朱山人放] 見本書卷六朱放小傳箋釋。山人,隱居在山中的士人。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王勃《贈李十四》其一:“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越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越州”:“《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越……秦以其地并吳立為會稽郡。后漢順帝時,陽羨令周喜上書,以吳、越二國,周旋一萬一千里,以浙江山川險絕,求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為吳郡,東為會稽郡。自晉至陳,又于此置東揚州。隋平陳,改東揚州為吳州,大業(yè)元年改為越州。”《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寶應(yīng)二年(762)三月,“丁未,袁傪破袁晁之眾于浙東。”故此詩當作于寶應(yīng)二年三月。山陰,《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越州會稽縣”:“山陰,越之前故靈文園也。秦立以為會稽山陰。漢初為都尉。隋平陳,改山陰為會稽縣,皇朝因之……山陰縣,秦舊地,隋改為會稽。垂拱二年,又割會稽西界別置山陰,大歷二年刺史薛兼訓(xùn)奏省山陰并會稽。七年,刺史劉少游又奏置,今復(fù)并入會稽。”
[西陵] 古渡口,本名固陵,即今浙江蕭山縣西北西興鎮(zhèn)。南朝宋設(shè)有西陵牛埭。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
上一篇:《送裴補闕入河?xùn)|幕》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石城館酬王將軍》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