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龍·長相思》原文賞析
秋風清,秋月明。葉葉梧桐檻外聲。難教歸夢成。砌蛩鳴,樹鳥驚。塞雁行行天際橫。偏傷旅客情。
這首詞全篇只是寫鄉思。但是,作者一反自己“粗豪誕率”(王夫之《明詩評選》卷五評李攀龍語)的作風,以委婉曲折的手法,借助種種具體可感的物象將無形的鄉思曲曲傳出,文心甚細。
起三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乍一看來,“秋風清,秋月明”是十分明晰的意象,但卻如同幽曲泉流那樣縈紆往復,頗有“義生文外”之妙。“秋風清”三字,令人由此及彼地聯想到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倍茉娬且浴扒镲L蕭瑟”起興,引發出思婦設想中的游子那種”慊慊思歸戀故鄉”的情愫??梢?,“秋風清”是白描,也是曲筆,其中蘊藏著一片“鄉思”之情。“秋月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江淹《別賦》是寫離別之怨的名篇,其中有這樣膾炙人口的名句:“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比绱俗犯鶎ぴ?,就不難透過《長相思》中“秋月明”的表象看到鄉思離愁的深層心理。至于“葉葉梧桐檻外聲”,則近似于晚唐溫庭筠《更漏子》詞下片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雖則李詞是寫秋風梧聲,溫詞是寫秋雨梧聲,稍有區別,然其為攪人夢寐之凄涼秋聲卻并無二致。前三句“示形”之后,詞人更以“難教歸夢成”一句來“傳心”,坦露自己的情感奧區:鄉思成夢,而又歸夢難成,真所謂“離情正苦”。
下片與上片仿佛是同葉異花、同花異果,仍然是先“示形”而后“傳心”,章法雖雷同,卻有加倍跌宕的作用?!捌鲵锁Q”,承上續寫聽覺。砌蛩,臺階下的蟋蟀。這有類于五代西蜀詞人毛熙震《更漏子》之“更漏咽,蛩鳴切”,也是以蟋蟀的嗚咽抒寫憂愁。當然,南宋姜夔通過蟋蟀“哀音”訴說個人怨思的《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更享有盛譽,對李攀龍的影響也許更大些。接著,從聽覺轉向意覺:“樹鳥驚?!边@頗似杜甫《春望》中的“恨別鳥驚心”。師法老杜而移情于物,正見含蘊之豐富。至于“塞雁行行天際橫”,不僅是由聽覺、意覺向視覺的轉換,而且也以橫空的雁陣拓寬了詞的意象空間。塞雁,秋天雁從塞上飛回,故稱?!叭恪本浼仁窍笳?,又是反襯。以一行行南飛的秋雁象征著旅客思鄉的心態;又以南歸的秋雁與不得歸鄉的旅客作鮮明的對比,更顯出其悲哀。這樣,水到渠成,引出了尾句:“偏傷旅客情。”直陳作收,不嫌意盡,是所謂重筆、拙筆。
善于“示形”以“傳心”,是這首詞的一大特色。全詞將極尋常的鄉思,表現得曲折動人,頗有蘊蓄之美。誠如王夫之所說,“粗豪誕率”的李攀龍也“自有此輕微之思,深切之腕,可以天游藝苑”(《明詩評選》卷五)。
上一篇:《吳綺·長相思》原文賞析
下一篇:《俞彥·長相思》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