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言情贈友詩歌
破額山前碧玉流②,騷人遙駐木蘭舟③。
春風無限瀟湘意, 欲采蘋花不自由④。
這首小詩是作者任柳州刺史時寫的。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的同時,“八司馬”的幸存者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也被分發到漳州、汀州、封州和連州等邊遠的州郡。這標志著朝廷中保守勢力對“永貞革新”的參與者的迫害還在繼續中。“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 《別舍弟宗一 》) 的遭遇。使作者“宦情羈思共凄凄” (《柳州榕葉落盡偶題》 ) 。他懷念邊州舊友,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 ,他們星散在百粵文身之地,音書滯阻; 他眷戀京華親故,但“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無“化身千億”的法術,歸思難已。凄黯愁絕之際,他意外地得到由象縣寄來的一紙詩柬,寫詩的人竟是一位京朝舊友。這位姓曹的故人現任監察御史,正駐舟離柳州城只有幾十里的破額山前,真令人喜出望外。于是寫這首小詩作答。詩的第一句說: 破額山前,江水宛如碧玉,風景幽美。詩人用“碧玉流”這一意象,不僅準確地表現了白石水的色調和質感,把微波不興、一平如鏡的江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包含著對曹侍御人品的贊許。唐朝慣例,擔任侍御史預示著官位不久即要高升。這位正仕途得意的曹侍御,出使途中能向被執政者視為“危險分子”的舊友柳宗元表示慰問,可見是位耿介可信的人。詩人把形容人操行潔白的“冰清玉潔”和形容友情深厚的“源遠流長”等在我之情,與碧綠的江水這一在外之境相結合,創造出“碧玉流”這一奇妙的意象,從而使江水煥發出無窮光彩。第二句說曹侍御這位高雅的詩人遠遠泊舟象縣。“木蘭舟”即楚辭中的“桂櫂蘭枻”,是修辭上的夸飾,意在同 “騷人”的身份相配,不一定實物如此。“木蘭舟”與上句“碧玉流”相應,烘托了曹侍御人品的高潔。句中 “遙”字,帶有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因為象縣距柳州城只有幾十里,并不遙遠; 但友人卻因種種限制,無由會面,真格是“咫尺千里”,令人遺憾。兩位朋友間有什么障礙呢? 當然不是有形的柳州的山和水,而是政治上諸多不便明言的隱憂。
“春風無限瀟湘意”是全詩最著力之句,的確讓讀者感到“無限意”,但由于詩意是借“春風”、“瀟湘”這些形象表達的,這“意”的確切內涵卻不是一覽無余。比較容易把握的是,它正面點出“見寄”、“春風”喻指曹侍御給自己的詩。“瀟湘意”指詩的內容、感情。意思說: 讀了曹侍御寄來的詩,使人恍如置身于瀟湘兩岸,春風浩蕩,芳草新鮮,一種高尚優美的境界,令人挹取不盡 (也可能來詩中描寫了瀟湘美景,所以作者借以指代全詩) 。更重要的是,結句中的 “欲采蘋花”正如前人所指出的是由南朝柳惲 《江南曲》演化而來。《江南曲》全詩是: “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復應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由此可見,這“無限意”還包含著詩人懷念故人之意。從結構看,“春風無限瀟湘意”作為絕句的第三句,又妙在似承似轉,亦承亦轉,也就是說,它既承指前兩句曹侍御過象縣,點出 “騷人”寄詩中所表達的懷念作者之情,又表現了作者懷念“騷人”之情,從而使全詩自然地過渡到結句。當春風吹遍瀟湘兩岸之際,朋友們能夠于此相見,該有多好! 然而卻辦不到。無限相思而不能相見,就想到采蘋花以贈故人。然而,就是欲采蘋花相贈,也沒有自由啊!
這首詩語言既平易自然又錘煉精工,豐厚的內涵以淺易的詞語出之,讀來新穎、親切、有味。比興并用,虛實相生,能喚起讀者許多聯想。如結句,“欲采蘋花相贈,尚牽制不能自由,何以為情平? 言外有欲以忠心獻之于君而無由意,與 《上蕭翰林書》 同意。而詞特微婉。” (沈德潛 《唐詩別裁集》 )沈氏所說的 “欲以忠心獻之于君”,即柳宗元在 《與蕭翰林俛書》 及同時所作其他詩文中所一再表露過的 “歸田賦詩,增圣唐大雅之什,不虛為太平之民”的意思。揆以情理,柳宗元向這位曹侍御作這種表白是十分自然的。斷然說根本沒有這樣的意思,并不符合作者當時的意念。
注釋
①曹侍御: 名字及事跡均無考,當是柳宗元的京朝舊友。侍御,官名,唐人稱殿中侍御史及監察御史皆為侍御。曹侍御的身份應是監察御史,掌分察巡按郡縣、嶺南選補等事宜。②破額山: 應是柳州象縣白石水 (今名洛清江) 岸邊的一座山。②騷人: 屈原作《離騷》,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詩體,故后世稱詩人為騷人。這里指曹侍御。③木蘭舟: 用木蘭樹造的船。 ④春風二句: 用梁柳惲《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語意,謂貶謫遠方,動輒得咎,故人雖相近而無由相見。
上一篇:《贈李十六》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釵頭鳳》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