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曹瞞空有奸雄略》原文|譯文|賞析
三馬同槽事可疑①,不知已植晉根基②。
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
【釋詞】
①三馬:即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
②已植:栽種到。
【賞析】
“三馬同槽事可疑”,小說中描寫曹操兩次夢見“三馬同槽”。曹操對賈詡說:“孤向日曾夢三馬同槽,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復夢三馬同槽。”心中疑惑不定,賈詡為了安慰他,以祿馬為吉兆來釋夢。實際上小說是以夢的形式對以后情節的發展,司馬氏專權吞曹做了預示。“三馬”指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同槽”,“槽”即“曹”的諧音,“同”意味著司馬氏父子共同專權。毛宗崗總結《三國演義》的十二條敘事方法,其中一條“《三國》一書,有隔年下種,先時伏著之妙”。司馬氏父子三人專政吞曹是在第一百七回的情節中,而這種預示之兆卻在第八十回中就已埋下一筆。
曹操臨終遺囑曹洪、陳群、賈詡、司馬懿為輔佐大臣,此時的司馬懿僅是四位輔佐曹丕的肱股大臣之一,剛剛受到曹氏父子的器重,還不足以構成威脅。但有一點值得注意,他們四位雖同為輔佐大臣,而司馬懿無論是才能、年齡以及同曹丕的君臣關系,都是別人不可望其項背的。曹洪盡管是第一輔臣,可曹丕少年時就與他心存芥蒂。當時曹洪家財殷富而生性吝嗇,曹丕少年時曾到曹洪家求借未能如愿,經常忌恨他。曹丕繼帝位后,就以其家中門客舍人犯法為借口,把曹洪連坐下獄定為死罪,幸得卞太后營救,才削職免官。陳群和賈詡都比司馬懿年長,況且二人都是文官,賈詡時年七十五歲,曹操死后的第二年他便去世了。而司馬懿四十二歲,正是文韜武略,大展經綸的時期。況且他曾擁立曹丕為太子有功,深得曹丕的信賴。這都是司馬懿以后能夠專權,為他人不及的有利條件。隨著司馬懿權力和威望日重,到了無出其右的時候,曹氏權力將發生潛移,這就是詩所言:“不知已植晉根基。”
“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盡管曹操詭計多端,心術縝密,但他卻無法預知未來。華歆曾說過:“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這只是通過華歆之口披露出一點信息,翔實與否,尚不可知,何況僅是懷疑。曹操死時,司馬師是不足二十歲的青年人,何談對其識與不識。曹操死后四十五年,司馬炎以晉代魏。這與曹操之夢相應。此詩是由此而發的議論,無非是表明曹操逃脫不了冥冥之中超自然力量的主宰,表達了宿命論的觀點。
上一篇:三國詩詞《曹瞞兇殘世所無》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木牛流馬》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