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庭芳 殘梅》·李清照
李清照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從來知韻勝,能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此詞錄題為“殘梅”,是借詠殘梅抒懷之作。
閣小,窗閑,春藏,晝鎖,這正是典型的詞境。詞境以深靜為佳。清代詞評家況周頤就曾經用“人靜簾垂,燈昏香直”八個字形容過詞境。這是一個狹小而深邃的、自我封閉的空間,它形象地具現了詞人那最隱蔽、情感最豐富的內心的一隅。
篆香,一種盤成篆形文字的香。篆香燒盡,作為時間意象,暗示著時間的推移。詞人靜對手種之梅,孤芳獨賞,竟不知日影西斜。寂寥中,人與花已融為一體,對語、交流,恰似何遜在揚州的以梅花為伴。何遜,梁人,有《揚州早梅》詩,人們在寫到梅花時,常用何遜典。如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也有“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的句子。
下片從賞梅寫到贊梅、惜梅。唐人崔道融《梅花》詩: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宋范成大《梅譜·后序》說: “梅以韻勝,以格高。”可知“梅以韻勝”是文人傳統的看法。韻,在這里指梅花抗寒傲雪的貞剛、貞潔的內在美反射出來的神韻、風骨。它與世俗格格不入,難禁風雨的摧殘。藉、揉二字,既惜花,更惜人。
“橫笛”數句,由形而聲,用“梅花落”的曲調來渲染由梅花引起的由物及人的聯想。于是由“笛”而“愁”,由“愁”而恨,恨人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在“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摧傷下匆匆消逝。但字面上詞人偏不說恨,而說“莫恨”。用自寬自解的口氣,相信縱使梅花香消雪減,落英無跡,但是它的清韻高格,將長留人心。
結末以不言言之。但借溶溶月色下梅花的橫斜疏影來展示自己那種難以描述的、既清淡又深沉的幽怨情懷。
上一篇:張炎《滿庭芳小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畢大節《滿庭芳》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