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劉表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昔聞袁氏居河朔①,又見劉君霸漢陽②。
總為牝晨致家累③,可憐不久盡銷亡④!
【釋詞】
①河朔: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即今山西、河北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這里泛指袁紹占據的青、幽、并、冀四州之土。
②漢陽:東漢三國時無此地名。隋朝以后指今武漢漢陽。這里泛指劉表占據的荊州之地。
③牝晨:牝(pin),雌性的鳥獸,跟“牡”相對,這里指母雞報曉。比喻夫人干涉朝政。
④銷:通消。“銷聲匿跡”。
【賞析】
曹操大舉進攻江南,直逼荊州。劉表在病中聽說此信,受到驚嚇,病勢日危。不久,一命歸陰。
“劉表之死”這首詩是毛宗崗根據嘉靖本《三國演義》八句詩改寫為七絕的。其中前二句詩取自原詩,后二句詩是從原詩第三聯“紹因譚尚須傾國,表為琦琮立喪邦”點化而成,不僅詩意與小說情節更加貼切,而且詩味也更為濃厚。
“昔聞袁氏居河朔,又見劉君霸漢陽?!眲⒈硗B一樣,在當時群雄割據的局勢下,頗有實力,非一般豪強可比。他出身于皇室,又氣度不凡,世稱“八俊”之一,是人中之杰。自出任荊州刺史,八九年的時間,平宗賊,討叛逆,地盤擴展到“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余萬”,盤踞大江南北,成為實力雄厚的大軍閥。加上他“起立學官,博求儒士”,贏得人們的青睞,文人墨客聞名而至。劉表的文治武功使荊州一度出現安定的局面??上?,雖一時之盛,但由于他缺乏遠見,徘徊觀望,不圖進取,坐失良機,終于像袁紹一樣被曹操鯨吞覆滅。
詩中用“昔聞”、“又見”把袁紹和劉表的敗亡歸納出了一條共同的教訓:“總為牝晨致家累。”袁紹廢長立幼,是受了內幃劉夫人的攛掇和左右。當他病勢漸危,“劉夫人急請審配、逢紀,直至袁紹榻前,商議后事。紹但以手指而不能言。劉夫人曰:‘尚可繼后嗣否?’紹點頭。審配便就榻前寫了遺囑”。劉夫人直接操縱了自己的兒子袁尚為四州之主,而引起兄弟之間兵戈相爭,被曹操所利用,先后滅掉了他們。當年劉表曾規勸過袁譚、袁尚二兄弟不要自相殘殺,而他在荊州立嗣上卻重蹈袁紹的覆轍。劉表舉棋不定,曾與劉備議論過荊州立嗣一事,他說:“前妻陳氏所生長子琦,為人雖賢,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頗聰明。吾欲廢長立幼,恐礙禮法;欲立長子,爭奈蔡氏族中,皆掌軍務,后必生亂:因此委決不下?!焙髞?,劉琦在蔡夫人與其弟蔡瑁的逼迫下,避禍在外,遠守江夏。當劉表病重,托劉備輔佐長子劉琦為荊州之主,“蔡夫人聞之大怒,關上內門;使蔡瑁、張允二人把住外門”。劉琦從江夏前來探視父親,被蔡瑁拒之門外,不得入見。劉表病危篤,不久即死。“蔡夫人與蔡瑁、張允商議,假寫遺囑,令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毙≌f同史實有所不同,歷史上劉琮不是蔡夫人所生。蔡夫人偏愛劉琮,是因劉琮娶的夫人乃“蔡氏之侄,蔡氏遂愛琮而惡琦,毀譽之言日聞于表”。而劉表又非常寵愛蔡氏,言聽計從,便有意廢嫡立庶。小說為強化婦人涉政的動機和心理,改寫為蔡夫人所生。這幾乎同袁紹的劉夫人為自己的兒子袁尚爭位是一樣的?!翱倿殛虺恐录依邸边@句詩改得好,不僅涵蓋了嘉靖本那兩句詩,而且點明了廢長立幼的原因——夫人干政;廢長立幼的后果——家中生禍。何況“總為”二字很妙,承上啟下,文氣流暢,語意遞進。
“可憐不久盡銷亡”,袁紹子弟被曹操斬盡殺絕是史實,可劉表二子,劉琦是病死的,劉琮也未被曹操殺害 史載劉琮率眾投降曹操后,被命為青州刺史,封列侯。后加諫議大夫,參同軍事。小說改寫為劉琮投降后,曹操命他同其母蔡夫人同赴青州就任。而后曹操又喚于禁囑咐曰:“你可引輕騎追劉琮母子殺之,以絕后患?!边@樣,劉琮和蔡夫人都死于非命。這筆改動,無非是在曹操暴虐兇殘的白臉上又投上了一道陰冷的暗光,使國賊奸相的性格更為典型。
上一篇:三國詩詞《劉備摔子》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劉諶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