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這是一首寫羈旅鄉愁的小詩。古之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唐時亦稱金陵。宋人王楙《野客叢書》引唐代張氏《行役記》謂甘露寺在金陵山上。趙璘《因話錄》,言至金陵,屢贊招隱寺標致。蓋時人稱京口亦曰金陵,故詩題曰《金陵渡》。這個渡口與瓜州隔江相望,所宿的“小山樓”地勢稍高。首句寫住宿地點,起語平平。次句說自己這個行人在此只住一宿,卻從心底涌起來惆悵。“自可愁”的“可”即“當”之意。劉禹錫《生公講堂》詩:“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這個字用得輕俏,雖言愁而愁并不重。這種羈旅行役、思家念遠之類的“愁”與全詩情調諧和。
如果說上兩句只是質實、平淡的敘述,第三句一轉,便出現了奇觀:“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從窗口外望江上,但見潮落江平,月亮已斜。這里不說斜月落夜江,反說“潮落夜江斜月里”,是突出“月”的“斜”,表明夜已深。最后一句是隔江遠眺所見:對岸的瓜州渡口兩兩三三燈火,隱隱約約閃閃灼灼地跳動著。
這首詩前二句頗一般,后二句寫于金陵渡小山樓所見夜景,著墨不多,但詩意盎然。主要是因為他選擇“潮落”、“斜月”極具深夜特征的景物,把它又寫得自然入神,使人們可以馳騁豐富的想象。在朦朧的月色與閃爍的星火下,一個平平常常的渡口顯得有點神秘了。這幅美妙的淡墨畫,景物不多,但都那么輕靈瀟灑,幽情寂寂。那兩兩三三星火閃閃耀耀的瓜州,是詩人將要去的地方么?從此他也許離家更遠了吧?“一味白描神活現”(袁枚語),明白如話,余味無窮,別具一番情趣。
上一篇:裴夷直《夜意》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