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漳河一年多了。今年春天, 回去一趟, 正碰上是桃紅柳綠的時候。一天偶爾在河邊走走, 山坡樹林間傳出歌聲來,娓娓悠揚, 覺得好聽。是婦女生產互助組唱的。她們在歌唱自己的翻身,歌唱自己的勞動,歌唱自己的快樂。
太行山——我的第二故鄉,太行山的人民和全華北人民一樣,在共產黨的領導下, 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自己, 并和自己的子弟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并肩作戰,從自己的家門口,先打走一個日本帝國主義,接著又打走一個美蔣匪幫軍隊,建立起一塊自由幸福的新天地。太行山的婦女,過去在封建傳統、俗習的野蠻壓迫下, 受到了重重的災難。但隨著抗日戰爭,減租減息,解放戰爭,土地改革,這兩個時期的偉大斗爭,她們獲得了自由,認識了自己的力量。10多年來,她們忍受著難以設想的重負,支持人民解放事業;并且不斷地和封建傳統習俗作斗爭。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生產,獲得婦女徹底的自由解放。她們的豐功偉業,在祖國解放的史詩中, 占著光榮的一頁。
自聽了歌聲以后,縈繞腦中。找人口述, 錄下些片斷的歌兒, 自己又摹仿著編了些, 組織成現在的樣子。
3個女主人公到底是哪個村的, 沒打聽出來。群眾說好多村都有這樣的故事和大同小異的歌兒。
這些片片斷斷的歌兒, 原無題名,也無章段和小題。因故事發生在漳河兩岸, 民間歌謠中常用頭一句做題名的, 故名“漳河水”。
題名是有了,但這篇東西,是由當地許多民間歌謠湊成的,代表這些歌兒的總的形式叫什么呢?每段詞兒都注明采用是什么調吧,如“開花調”、“刮野鬼”、“梧桐樹”、“繡荷包”、“打寒蟲”、“大將”、“一鋪灘灘楊樹根”,還有好多失名的。可是這些歌謠又因人因村, 唱得大不相同, 我所聽過的“開花調”就有五六種,據當地同志說還要多;而且也不能說明曲調的總的形式。如陜北的“郿鄠”、“道情”,是總的形式名稱, 其中包括很多曲調名:“剛調”、“虞美人”、“剪剪花”等等。說是“山歌”, 在北方很少聽說這兩個字;說是“秧歌”,太行山的秧歌是一種戲曲名, 和平常唱的歌兒, 有嚴格的區別;說是“快板”,快板是“說”的不是“唱”的;說是“詩”, 群眾叫“念”,用文人的說法是“朗誦”,現在這些東西分明是唱的; “樂歌”、“樂曲”、“樂章”, 太文雅;“合唱”、“大合唱”, 更是胡謅;“牧歌”, 洋來洋去; “夜曲”、“夜歌”,也不對, 人家常常在白天唱的。寫《圈套》用了“俚歌故事”4字, 曾引起個別同志的不同意,這回如果名不正,就更言不順了。想了好多時候想不出來。
有一天,碰見兩個牧童在河邊飲羊,嘴里也哼著這些歌兒。我問他們唱的是什么, 回答是“小曲”。故把這許多曲調總名叫“漳河小曲”。
1949年除夕,序于北京。
(《漳河水》,北京新華書店1950年9月初版)
賞析 《漳河水》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它通過3個被壓迫的婦女走上自由解放道路的故事,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勞動婦女在兩種社會兩個時代的不同命運,表現了她們在黨的領導下向封建傳統勢力進行的斗爭,反映了她們在新社會獲得解放參加集體勞動的生活情景。這篇作品采用了漳河兩岸流傳的民歌形式,有鮮明的民族化、群眾化特點,深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在《<漳河水>小序》中作者具體地說明了創作欲望的產生契機。受到太行山一帶婦女們爭取翻身解放斗爭精神的激發,是作者產生創作此詩的欲望的一個主要原因。作者對婦女們的斗爭精神及在革命中的豐功偉業是深有感觸的。他說:“10多年來,她們忍受著難以設想的重負,支持人民解放事業;并且不斷和封建傳統習俗作斗爭。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生產,獲得婦女徹底的自由解放,她們的豐功偉業,在祖國解放的史詩中,占著光榮的一頁。”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深刻感觸的基礎上,寫下了這首歌唱婦女解放的長詩。促使作者產生創作欲望的另一原因是優美動聽的民間歌謠的誘發。作者對民間文藝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對民間文藝更加引起了重視,使他更自覺地向民歌學習。小序中說:“一天偶爾在河邊走走,山坡樹林間傳出歌聲來,娓娓悠揚,覺得好聽。是婦女生產互助組唱的。她們在歌唱自己的翻身,歌唱自己的勞動,歌唱自己的快樂。”“自聽了歌聲以后,縈繞腦中。找人口述,錄下些片斷的歌兒, 自己又摹仿著編了些,組織成現在的樣子。”由這兩段話充分看出作者是非常喜愛民歌的;同時也充分表明《漳河水》是在廣泛搜集民歌、認真整理民歌的基礎上精心加工創作而成的。
在小序中,作者還具體地說明了詩歌及“總的形式”的名稱的確定過程。因為故事發生在漳河兩岸, 又因詩的首句是以“漳河水”開頭,所以把詩題定為“漳河水”,因為詩中采用的民歌曲調豐富多樣,總的曲調名稱不好確定;每一種曲調又因人因村而不同,所以不能每一段詞都標明曲調。后來是由于受了牧童唱小曲的啟發,把許多曲調總名為“漳河小曲”。由這部分文字,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詩人對民歌及傳統戲曲的形式了如指掌,并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創作《漳河水》時,從題目的確定到形式的安排、內容的組織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設計的。
這篇小序寫得簡潔明快,通俗如話。語言樸素自然,而又富有感情;結構平順熨貼,而又嚴謹細密。
上一篇:《湖上散記》后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激流》總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