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疆·鹽》中外哲理詩賞析
經幾千萬年的蕩動,終于停止而形成
一粒鹽。干燥晶瑩的身體
躺在一方曬鹽的田里。
找不回流浪的形態了,這就是我
不再成為不自主的波瀾之一部分了。
在鹽田外邊
世界還擺動一個大大的海,一個大大的
空間和永恒,引逗我
在發脹的頭顱之上刷動
不知怎樣才可以不去觀看……
我低垂著眉,
專心的,舔我里面的聲音和滋味。
鹽田上
我以新的戰栗,堿在自己的滋味里。
整個大海
整個大海把背對著我,罵我背叛
寂寞的背叛?漂蕩啊,不再屬我了。
多偉大的背叛,向巨大的,幾千萬年的……
傳統浪蕩生活。說:再見
海已遠去
從來不知
一凝固,就能
看到自己
新生的、奇異的形體。大膽的肯定啊
呼吸著我的實質在
白色的,不流動的血液內外
建立了我
小小個體內的豐富與蘊藏,陌生而親切。
(太陽燙熱輻振
我卻很冷的停止)
我不再是我的過去,而成
一粒坦白,粗獷, 占有小空間的立方晶體了。
有一則格言說:生命譜成的歌兒最甜,心血澆灌的花兒最香??梢哉f,本詩就是詩人用心血澆灌出來的鹽的生命之歌。
詩人所以鐘情于鹽,可能是因為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鹽是朋友,文明社會離不了鹽,鹽既是重要生活資料,又是重要生產資料,有1.4萬種用途。鹽是珍寶,古希臘人用鹽交換奴隸,古羅馬人用鹽向神表示忠誠,中國古代用鹽制成的鹽幣價值超過金幣,非洲摩爾人曾用一兩食鹽換一兩黃金,中世紀的歐洲人用不同式樣的鹽罐表示貴族身分的高低,鹽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一種神奇的色彩。鹽就是人,鹽是人體重要組成材料,是人體需要的第一大礦物質。希臘有一則諺語,說誰不稱職、勝任不了工作,就說他“不值其鹽”。耶穌布道時更直接了當,對他的信徒說:“你們就是鹽?!痹谔熘鹘痰南炊Y儀式上,叫孩子含點鹽來表示純潔無瑕。
鹽就是人,人就是鹽。這是多么神秘的礦物,這是多么驚奇的聯想。詩人的靈感也許受了這些傳說故事的啟發,在詩中把鹽人格化了,講述了鹽(確切地說應是海鹽)誕生的故事,謳歌了鹽追求自由解放的品格和熱愛自己新生命的精神。
全詩共有四節。先講出生,身體初步形成,而歷經幾千萬年的蕩動,表明脫胎更生是多么的艱難。再寫經受考驗,頂住了大海的引逗和謾罵,與傳統生活實現了偉大的背叛,鍛煉了堅強的性格。然后以無限欣喜慶幸自己的新生,體驗自己的內在氣質。最后,終于完成了蛻變過程,成為有自己獨特性格的實體。
這首詩語言簡潔,形象性強,用各種方法成功刻劃了主人公的形象?!捌幇?,不再屬我了。/多偉大的背叛,向巨大的, 幾千萬年的……/傳統浪蕩生活。說:再見”。這些話表現了主人公有著獨立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敢于同舊的傳統決裂,是一個渴望自身解放、堅持自主自立的叛逆者。“呼吸著我的實質在/白色的,不流動的血液內外/建立了我/小小個體內的豐富與蘊藏,陌生而親切?!边@些話反映了主人公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深入思考,對自己的存在有著深入認識。使鹽的形象栩栩如生,真正成了一個具有人格力量的新的意象。
這首詩探尋生命本原,折射人世滄桑,既重視形象,又富于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滲透著作者對社會與人生的深入觀察與思考。強大的傳統勢力總要千方百計維持舊的生活模式,而脫胎于舊的胚體中的新生命要想獨立于世,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場苦澀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斗爭。詩人寓人于物,托物抒懷,借助對大自然客觀物象的描繪,表現出對反叛者的同情與歌頌,對龐大舊勢力的譏諷以及對傳統運行機制的批判,洋溢著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視野高遠,詩情濃郁,意象壯美,令人贊賞。
上一篇:《余光中·白玉苦瓜(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劉大白·看月之群(三)》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