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又曾
白雁黃云落照橫, 江山無恙慰經行。
潮頭喑嚙王敦墓, 嵐氣晴飛謝尚城。
畫鹢宮袍虛古月, 寶鞭駿馬只殘營。
酒酣不盡興亡感, 忍聽當年詠史聲。
這是一首詠蕪湖史跡,抒興亡感慨的詩。白雁、黃云、落照,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圖,給人提供了一個令人迷惘、沉思、感慨萬千的氣氛。接著作者提出了曾經在蕪湖生活過的歷史人物。先說王敦,字處仲,王導從兄,妻晉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駙馬都尉,出為揚州刺史。晉元帝鎮江東,王敦王導同心翼戴。杜弢作亂,敦討平之,進封征南大將軍,拜侍中,江州牧。王敦得志,遂欲專制朝廷,元帝畏而惡之,引劉隗等為心膂,遂構嫌隙。敦率兵內向,入石頭城,殺周顗、戴淵還屯武昌,帝崩。明帝起兵討之,王敦屯兵蕪湖,與之交戰。不久,敦病死,發瘞出尸,焚其衣冠,跪而刑之。謝尚,豫章太守謝鯤之子,字仁祖,幼有至性,八歲時,鯤嘗攜之送客,或曰:“此兒一座顏回也?!鄙袘曉唬骸白鶡o尼父,焉別顏回?”席賓嘆異。及長,辨悟絕倫,脫略細行,不為俗事。善音樂,博綜眾藝,王導器之,比之王戎。尚制石磬以備太樂,江表有鐘石之樂,自尚始?!俺鳖^喑嚙”和“嵐氣晴飛”一“晴”一“喑”,很明顯地是一褒一貶,作者對王敦不專于晉室是深惡痛絕的,連潮頭也不放過他,年長月久地、夜以繼日地、暗暗地咬嚙著王敦的墳頭,言外之意,物猶如此,人又何如呢? 對謝尚的風流儒雅,饒有政聲則倍加贊譽,嵐氣,本為山林中的霧氣,謝靈運詩有“夕曛嵐氣陰”。這里解釋為芬芳潮潤之氣,意即在晴朗的天空中,芬芳潮潤之氣在謝尚城上飛揚。即謝尚遺風,流芳千古?!爱孄o宮袍”和“寶鞭駿馬”遙遙相對,一個是文雅荒唐,一個是急中生智。據《唐摭言》載,詩人李白曾“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事乃無稽之談,但又何等荒唐,何等風流文雅。再,遙想當年王敦叛晉,屯兵蕪湖,晉明帝曾騎駿馬,化裝去王敦軍營附近察看軍情,被王敦部下察覺,以兵追捕。明帝逃跑時,將七寶鞭留給路邊一個賣食品的老婦人,說:“后面有追兵來,把金條鞭給他們看。”追兵到,兵士傳觀鞭子,明帝因此得逃脫。這件事是何等驚險,又是何等情急智生?!欢@一些都成為過去,都成為古跡了! 如今,路經蕪湖,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臨空,想袞袞英雄誰在?
最后,在結筆上,作者提到當年謝尚為豫州刺史,月夜游江,聞袁宏在舟中吟詠所作《詠史詩》,遂迎接宏,與之談論,并引為參軍?,F在,作者也在蕪湖,也在吟詠自己所作詠史詩,可是,謝尚安在?誰又能賞識自己?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陳子昂《薊州覽古》)一種懷才不遇的感情,破門而出。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善于用典故,八句詩用了五個典故。用典故的好處是用很少的筆墨,表達廣闊、深邃的內容,而且行文含蓄、委婉、曲折、弦外有音,耐人尋味。
上一篇:《經五丈原·唐·溫庭筠》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蘇武廟·唐·溫庭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