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調]集賢賓》言情贈友詩歌
詠柳憶別
[集賢賓] 恨青青畫橋東畔柳,曾祖送①,少年游。散晴雪楊花清晝,又一場心事悠悠。翠絲長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樓②。揎③羅袖試將纖玉手,綰④東風搖損輕柔。同心方勝結⑤,纓絡⑥繡文毬。
[逍遙樂] 綰不成鴛鴦雙叩⑦,空驚散梢頭、一雙錦鳩。何處忘憂? 聽枝上數聲黃栗留⑧,怕不弄春嬌巧囀歌喉。驚回好夢,題起離情,喚醒閑愁。
[醋葫蘆]雨晴珠淚收,煙顰翠黛羞⑨,殢⑩風流還自怨風流。病多不奈秋,未秋來早先消瘦,曉風殘月在簾鉤。
[浪里來煞]不要你護雕闌花甃(11)香,蔭蒼苔石徑幽; 只要你盼行人終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溫灞陵(12)別后酒。如今時候,只要向綠陰深處纜歸舟。
在古代,人們送別親友時常折柳相贈,柳、留諧音,以表留意。自 《詩經》始,文人常用柳表示離愁別恨。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詩云:“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劉禹錫詩 《楊柳枝詞》 云: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詩句。但在散曲中借柳訴別情,則以喬吉此套數最為著名。
此套數共有四首曲子。作者全以對柳訴情的形式,抒發離別后的相思之情,寫得真切動人。第一首回憶兩人相別時的情景。畫橋華美,旁有青青垂柳,格局相宜,實為優美的境界,在此賦別,更添離恨。時近暮春,楊花似雪,輕飛亂舞。這楊花貌似 “無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實則 “多情”,像是悠悠心事,彌漫天際。柳絲纖纖,隨風擺動,婀娜多姿,牽動著行人的離愁,但行人將啟程,終究系不住雕鞍。于是情侶折柳贈別,用柳枝綰作同心結。正如劉禹錫 《楊柳枝詞》所云: “御陌青門拂地重,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柳下結同心,古來的有情人常常如此。情侶感到這還不夠,又在同心結上綴上飾物,即一個用珠玉聯成的彩球。她精心制作,流露出發自內心的繾綣之情。
第二首想象離別后,情侶閨中獨處的愁苦。她先是想用柳絲盤繞鴛鴦雙扣結,此事未成,反而驚散了柳梢雙棲的錦鳩。接著又注視枝上黃鶯,想聽它那婉囀的歌聲,但又怕聽不到。有時在睡夢中真的聽到了鶯聲悅耳。可惜又驚醒了好夢,喚起了離愁。唐人金昌緒 《春怨》 詩云: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作者用其詩意,含蓄地寫出了情侶的心理活動。情侶閨中獨處的心緒雖變化不定,但事事都離不開樓前的青青楊柳。
第三首想象初秋時節情侶的相思之苦。淚眼初收,心情漸轉好,但眉黛仍緊鎖。本是自己眷戀風流韻事,卻又懊悔,自怨自艾,自己感到羞愧難言。“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秋未來時自己就已消瘦。那么她為什么會瘦呢? 回答是“曉風殘月在簾鉤”。在此以前,韋莊詞 《荷葉杯》云: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柳永詞 《雨霖鈴》云: “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他們寫的均是情人凄清相別,作者有所取意,但亦有自己的創造。長夜難眠,常有明月相伴,月出現在牽人愁腸之時。閨中望月,行者亦會望月,天涯共此時,月作為中介物,把雙方的相思之情聯系起來了。而且這種月照簾鉤的情景,反映了閨中人多次痛苦經歷,因而重見時不禁悵然若失,更加懷念同枕相倚的歡樂時刻。總之,如果我們細讀,就會了解這些言外之意,就會了解她為什么自怨自艾,為什么在秋未來時就已消瘦。
第四首通篇寫商請于青柳,不求她護鮮花,蔭石徑,只求她凝眸遠望,天際識歸舟。“天際識歸舟”本是謝朓的詩句,溫庭筠《夢江南》詞也有“過盡千帆皆不是”之句,作者采來,改制成親自向楊柳訴說。這樣寫,別出心裁,既通俗又典雅。柳成了閨中人的化身,成了綿綿戀情的象征,真是傳神又傳情,顯得分外貼切而深沉。結尾的“灞陵別后酒”,與開頭的“祖送” 相呼應; “綠陰深處纜歸舟”,與開頭的“翠絲長不系雕鞍”相關合,回環往復,宛轉起伏,有耐人咀嚼的韻味。
喬吉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創作甚多。他生不逢時,客居異鄉,浪跡江湖,在秦樓楚館中,與歌兒舞女有較多來往,散曲中多有贈妓之作,此作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他的意中人。因此這套數的成功首先是由于他有較深的生活體驗和真情實感。在創作手法上,他采取傳統的比興手法,借物寓意,即借楊柳抒情寫意。雖然除首句出現“柳”字外,以后未再提到,但通篇都圍繞著“柳”字而展開。他借柳寓意做到了不即不離: 不離就是不離開柳的形象,貼切地加以描繪; 不即就是不囿于柳,總是同時在寫人,言情。這種寫法之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形成此作一大藝術特色。美中不足的是第三首詠柳不夠,有些牽強。
這一套數由四首曲子聯合而成,均屬商調,協相同的韻,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通篇嚴于聲律,工于對仗,人們讀來,感到摯情充盈于聲調之中,氣脈跌宕于節奏之間。語言華美艷麗,通俗易懂。此套數可稱作元散曲中婉約派的代表之作,對后世很有影響。
注釋
①祖送: 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叫 “祖” ,后因稱送行叫祖送。② “碧云寒”句; 柳樹如碧色云,掩蔽女侶所居高樓。③揎: 捋袖出臂。④綰: 旋繞打結。⑤同心方勝結: 即同心結。用錦帶打成菱形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作男女相愛之象征。⑥纓絡: 珠玉綴成的飾物。⑦叩: 同扣,結子。⑧黃栗留: 即黃鶯。⑨ “煙顰”句: 以柳色如煙形容婦女之眉。顰: 皺眉。古代女子用深青顏料畫眉,故稱眉為翠黛。⑩殢(ti替) : 留戀。(11)甃(zhou縐) : 本指井壁。后以磚砌物皆稱甃。(12)灞陵:在長安東郊。其地有灞橋,古人送東行客至此,常折柳贈別。
上一篇:《[四塊玉]風情》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雙調〕沉醉東風(選二首)》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