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
里湖,外湖,無處是無春處。真山真水真畫圖。一片玲瓏玉,宜酒宜詩,宜晴宜雨。銷金鍋錦繡窟。老蘇、老逋,楊柳隄梅花夢。
杭州自隋代開始設立,西湖從唐代開始繁盛。從古至今,歌詠西湖的標題詩可說是成千上萬。目前所見的有關西湖詩詞的選本,可以看成是掛一漏百。徐再思的這首散曲,即使放在詠西湖的詩詞曲海洋中去對比,也依然呈現出其璀燦晶瑩的光彩。
全曲基本上采用白描的手法,明白如話地向讀者展開了一幅西湖錦繡圖。從地域位置看,里湖、外湖都洋溢著無限春意。從風光節物來看,西湖晴雨皆宜,總有其動人的姿態。自古迄今,有多少騷人墨客在這里做過五彩的幻夢,揮灑過憐香惜玉的情懷?徐再思只輕輕點出了蘇軾和林逋,請他們吟唱出頌揚西湖的佳篇。
蘇東坡在任杭州知州時,對開發和疏浚西湖作出了貢獻,也留下了許多詠西湖的詩篇。徐再思關于西湖“宜晴宜雨”的概括,大體上是脫化于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弊鳛槲骱拈_發者之一,蘇東坡對西湖的晴姿雨態可說描寫到了極致。他寫西湖雨,出筆就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佳句。徐再思不能學也難于學,他只聰明地呼喚一聲“老蘇”,便把蘇詩作為自己寫曲的論證基礎了。
徐再思還請出了那位西湖隱士林逋,借以說明有了西湖的“楊柳隄梅花夢”,林逋便迷醉到二十年不到城市,終身不娶妻子的程度。所謂梅花夢,是指林逋專事種梅養鶴,并有多首詠梅詩作。其中的名篇如《山園小梅》寫到:“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盛贊了西湖梅的品格。
這樣,徐再思在白描之中引古,言之不足處再讓讀者去仔細品味蘇林二家的詩意,引詩借景,于淺顯明白處引出了無限深意,所謂“宜酒宜詩”也就字字著實了。
在曲中,徐再思還適當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他說西湖不僅僅是畫圖,而且是真正的畫圖。他把西湖比喻成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十分地可人心意。他還把西湖的低洼地勢比成是一口描金銷銀的鍋,一眼披錦織繡的窟。這里除了盛贊西湖自身的美,還暗示人們,西湖已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游樂勝地和消費天堂。有多少游客浪子,在杭州西湖的煙花窟里迷醉流連,被可愛的歌妓們勾去了魂魄?有多少兩手空空了的公子王孫,在揮霍殆盡之后淪為尊貴的乞丐?徐再思的比喻,看起來不痛不癢,不動聲色,但褒貶感慨之意,卻已躍然紙上,動人情腸。
重疊和對照也體現在本曲之中?!袄锖夂?,“老蘇老逋”,“宜酒宜詩,宜晴宜雨”,都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給人以和諧自然的愉悅。相似的用法在徐曲中俯首可拾。如《手帕》中的“酒痕、淚痕”;《常山江行》中的“遠山、近山”、“得閑,且閑”;《楊姬》中的“歌者、唱者?!边@或許也是他刻意追求,平易出之的一個特色。
徐再思其人對甜食愛不釋口,所以號稱“甜齋”。另外一位元曲家貫云石則稱為“酸齋”,因此人們習稱徐再思和貫云石所作是“酸甜樂府”。也許是因為飲食偏好的原因吧,讀徐再思的樂府,總透出一種甜美的味道,嬌羞的聲氣。他詠落花是“一半兒狂風一半兒雨”。敘春情是“眉傳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谏L聲誰喚起?這別離,一半兒因咱一半兒你”。在《閨情》中,他更是工筆細描了女兒家甜美嬌羞的表情動作:“一點心間事,兩山眉上秋。拈起金針還又休。羞!見人推病酒,懨懨瘦。月明中空倚樓。歌扇泥金縷,舞裙裁絳綃。一捻瘦香楊柳腰。嬌!人散斗草。貪歡笑,倒插了金步搖”。這里女兒家的病、愁、瘦是假,嬌、香、甜是真。而在《西湖》曲中,他則省略了仔細的描畫,把他甜美的文風融匯于白描、比喻之中,更引導讀者去在蘇軾的西子吟和林逋的梅花夢中去,甜甜蜜蜜地品味西湖水,高高興興地誦唱人生歌。我想,這也許是他在前代許多詠西湖名篇之后,仍舊余興不盡,再歌一曲的本心吧。
上一篇:詩經《黍離》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貫云石《[雙調·壽陽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