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若是兩種芳香植物。芊蔚、青青(菁菁的假借字),都是形容花葉茂盛的樣子。朱蕤,指紅色下垂的花。冒,覆蓋。詩的前四句形容蘭若在春夏季節蓬勃的生機,美好的姿容。說蘭若在春夏季節,生長得何等茂盛。它幽雅清秀、風姿卓然,紅色下垂的花,覆蓋著紫色的莖,使林中的其它花木都黯然失色。“冒”、“生”兩個動詞,給人以生氣勃勃的動態感。綠葉、紫莖、紅花等不同色調的映襯、組合,也給人留下繽紛繁茂的視覺印象。有這些描寫作為基礎,“幽獨空林色”一句總括性的贊語,便顯得極有分量,它確實是獨具幽芳,為其它草木所不及啊。
但是上面所講的乃是春夏季節,時過境遷,漸漸地情況發生了變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上句寫秋天的太陽緩緩地在天空運行,而且日照越來越短。由“遲遲”二字可以想象太陽無力的樣子。由“晚”字可以想象日色無光,出山不久就晻晻向夕的情景。一方面太陽沒有足夠的光和熱來支持蘭若;另一方面對生命摧殘最為嚴重的秋風卻掠地而來了。“裊裊”,微弱而細長,似乎還談不上猛烈。但這種起于青萍之末的肅殺之氣,會越來越得勢的。不是嗎?蘭若終于在秋風的威逼下結束了它的一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歲華”即歲花,花一年一開,故稱歲華。“芳意”,美好的意圖、想法。蘭若當初開得那么芬芳,自有它美好的幻想、意念,可是秋風摧殘,凋零殆盡,究竟何所成呢?
這首詩雖然自始至終詠蘭若,但并不是客觀地描寫蘭若的生長史。而是運用美人芳草的比興象征手法,寄托政治感慨。陳子昂懷有出眾的才能和遠大的理想,但多次遭到排擠打擊,政治上很不得意。詩中的蘭若,實際上帶有自比的性質,隱寓著懷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滅的憂傷。
托物寓意,將比興象征融為一體,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贊美壓倒群芳的蘭若的幽姿,正是自賞卓犖特立的出眾才華;秋風威逼,歲華搖落的嘆息,乃是年華流逝、壯志未酬的深悲。這種表現手法,與作者《登幽州臺歌》那種慷慨悲歌、直抒胸臆的方式,是明顯不同的。它不象前者那樣直接而迅速地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但委婉曲折,耐人尋味。
上一篇: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煜《搗練子令》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