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招
作者: 王紀剛 【本書體例】
【原文】:
青春受謝(1),白日昭只(2)。春氣奮發,萬物遽只(3)。冥凌浹行(4),魂無逃只?;昶菤w徠,無遠遙只。
魂乎歸徠,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只。東有大海,溺水攸攸只。螭龍并流(5),上下悠悠只。霧雨淫淫(6),白皓膠只(7)。魂乎無東,湯谷寂寥只(8)?;旰鯚o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9)。山林險隘,虎豹蜿只。鰅鳙短狐(10),王虺騫只(11)?;旰鯚o南,域傷躬只。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縱目,被發鬤只(12)。長瓜踞牙,誒笑狂只(13)?;旰鯚o西,多害傷只。魂乎無北,北有寒山,逴龍赩只(14)。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測只。天白顥顥,寒凝凝只?;旰鯚o往,盈北極只。
魂魄歸徠,閑以靜只。自恣荊楚,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窮身永樂,年壽延只。魂乎歸徠,樂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設菰粱只。鼎臑盈望(15),和致芳只。內鸧鴿鵠,味豺羹只?;旰鯕w來,恣所嘗只。鮮蠵甘雞(16),和楚酪只。醢豚苦狗(17),膾苴蒪只(18)。吳酸蒿蔞(19),不沾薄只(20)?;旰鯕w徠,恣所擇只。炙鴰敶鳧(21),煔鶉陳只(22)。煎鰿雀(23),遽爽存只(24)?;旰鯕w徠,麗以先只(25)。四酎并熟(26),不澀嗌只(27)。清馨凍飲,不歰役只(28)。吳醴白蘗(29),和楚瀝只(30)?;旰鯕w徠,不遽惕只。
代秦鄭衛,鳴竽張只。伏羲《駕辯》(31),楚《勞商》只。謳和《揚阿》(32),趙蕭倡只。魂乎歸徠,定空桑只。二八接武(33),投詩賦只(34)。叩鐘調磬,娛人亂只。四上競氣(35),極聲變只。魂乎歸徠,聽歌譔只(36)。朱唇皓齒,嫭以姱只(37)。比德好閑(38),習以都只(39)。豐肉微骨,調以娛只。魂乎歸來,安以舒只。嫮目宜笑(40),蛾眉曼只。客則透雅,稚朱顏只.魂乎歸徠!靜以安只.姱修滂浩(41),麗以佳只。曾頰倚耳(42),曲眉規只.滂心綽態(43),姣麗施只。小腰秀頸(44),若鮮卑只(45)?;旰鯕w徠,思怨移只(46)。易中利心(47),以動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旰鯕w來,以娛昔只(48)。青色直眉,美目緬只(49)。輔奇牙(50)。宜笑嘕只。豐肉微骨,體便娟只(51)?;旰鯕w徠,恣所便只。
夏屋廣大,河堂秀只(52)。南房小壇,觀絕霤只(53)。曲屋步墹,宜擾畜只(54)。騰駕步游(55),獵春囿只(56)。瓊轂錯衡(57),英華假只(58)。茝蘭桂樹(59),郁彌路只(60)。魂乎歸徠,恣志慮只。孔雀盈園,畜鸞皇只(61)。鵾鴻群晨(62)。雜鸧只(63)。鴻鵠代游(64),曼
鷞只(65)?;旰鯕w徠,鳳凰翔只。曼澤怡面(66),血氣盛只。永宜厥身(67),保壽命只。室家盈廷,爵祿盛只。魂乎歸徠,居室定只。
接徑千里,出若云只(68)。三圭重侯(69),聽類神只(70)。察篤夭隱(71),孤寡存只(72)?;旰鯕w徠,正始昆只(73)。田邑千軫,人阜昌只。美冒眾流(74),德澤章只。先威后文,善美明只?;旰鯕w徠,賞罰當只,名聲若日,照四海只。德譽配天,萬民理只。北至幽陵,現交趾只。西薄羊腸,東窮海只?;旰鯕w徠,尚賢士只。發政獻行(75),禁苛暴只。舉杰壓陛(76),誅譏罷只(77)。直嬴在位(78),近禹麾只(79)。豪杰執政,流澤施只?;旰鯕w徠,國家為只。雄雄赫赫,天德明只。三公穆穆,登降堂只。諸侯畢極,立九卿只。昭質即設(80),大侯張只(81)。執弓挾矢,揖辭讓只?;旰鯕w徠,尚三王只。
【鑒賞】:
關于《大招》的作者,王逸《楚辭章句》認為“《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焙榕d祖《補注》云“屈原賦二十五篇,漁父以上是也,《大招》恐非屈原作”。清人蔣驥首肯林云銘《楚辭燈》的見解,認為“林西仲以為原招懷王之辭,最為近理”。而朱季海《楚辭解故》則獨發新解,從詞匯使用、風俗習慣、文風表現等方面考證,認為應是淮南王或其門下人士所作。說雖新穎,但終因論據單薄而難盡服人。我們認為,《大招》不可能是屈原自作,又不是漢人作,極有可能是屈原自沉汨羅后,他的傾慕者景差(?)哀悼其志未伸、效仿其所作《招魂》而創作的,在作品中一方面招楚懷王魂而冀幸返家,以表達忠君之情,另一方面又借此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楚國君主(頃襄王)能夠感悟并采納。
《大招》對屈原的《招魂》來說,既有繼承的一面,又有發展的一面。《招魂》的主題是借招懷王亡魂而表達忠君愛國之情,《大招》的主題仍是借招懷王亡魂而表達忠君愛國之情,但又在其中以相當的篇幅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理想,超出了“招魂”的民俗范圍。《招魂》創作在前,《大招》自然從中學習、借簽、甚至模仿了好多東西,如極言四方之惡、盛崇楚國之美的招魂辭傳統,長篇鋪敘、夸張揚厲的描寫手法,起承轉合、前后相應的結構特點等等。這雖然限制了《大招》的創作思路,但《大招》又并非一味機械地模仿,而是有其自己的特色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主題豐富,結構奇特。《大招》已不是單一的招魂祝辭,而是于其中蘊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過極言東南西北四方環境的險惡,極力鋪陳楚國飲食、樂舞、住處的豐富多彩、壯偉華麗,來招喚屈死于秦的楚懷王亡魂,表達了對楚君的無限忠心和眷戀之情;另一方面,作者又不滿足于此,在后時部分提出了一系列“興道致治”的主張,深化了主題,并增強了作品的蘊含量。其中談到人臣應明察秋毫、敏以辦案(“三圭重侯,聽類神只。察篤天隱,孤寡存只?!?,當政者要賞罰分明(“先威后文,善美明只?;旰鯕w徠,賞罰當只?!?,講究德行(名聲若日,照四海只。德譽配天,萬民理只。”),尚賢任能(“尚賢士只”、“舉杰壓陛,誅譏罷只。直贏在位,近禹麾只。豪杰執政,流澤施只?!?,廢除暴政(“發政獻行,禁苛暴只?!?等等。這樣,作品的現實意義和戰斗性便大大加強了。
結構上也具有自己的特點。采用開門見山的手法,直接點題,由“青春受謝”而時光飛逝、春色盎然而萬物飛動發旨,引發出“冥凌洪行”的懷王亡魂,并呼喊道:“魂魄歸徠,無遠遙只。”自然轉入下文對“魂乎歸徠,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的告誡,入題爽快,承接自然。以下在對四方險惡環境的夸張描述之后,以“魂魄歸徠,閑以靜只。自恣荊楚,安以定只”轉入到對楚國故地的環境描寫,闡聯順當,一點也不顯得夸張、突兀,并以“閑以靜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壽延只”作為主題,給下文的大肆鋪敘作綱領,在對楚國飲食、樂舞、宮室等的極肆鋪排和炫耀中,便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靜以安只”、“恣所便只”等與它們相呼應,前后照應,相互關聯,結構緊湊完整。下一層緊承“居室定只”,并由室內而擴展到室外的“接徑千里”,由“接徑千里”的良田而想到“出若云只”的楚國人民,以此為對象,很自然地引發出作者對治理國家、造福人民的政治觀點。把本來較難融合和聯結的主題極其自然地蟬聯到一起,顯示了作者較為深厚的組織文章的功力。
第二,鋪張揚厲,描寫細致。《大招》以招魂為主題,為達到招回懷王亡魂的目的,作者采用了夸張和鋪排手法,并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刻劃,創造了一種言險惡而令人銷魂落魄、敘奢華而令人心馳神往的境界。如對四方險惡環境的描寫,雖然借鑒了《招魂》中的個別素材,但并非刻意模仿,有其自己的特征。言東方,則見“溺水浟浟”,螭龍并驅而上下翻滾,霪雨綿綿而不見止息,那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寂寞一片;言南方,則是炎火千里,蝮蛇四處蔓蜒,奇險峻峭的山林之中,時有虎豹出沒,那些怪龜鬼域、舉首待食的大蟒等時刻準備吃人;言西方,則見流沙漫漫無際、長著豬頭的怪獸高聳兩眼,毛發紛披,利爪銳牙,狂笑不已;言北方,則見寒山之上,燭龍顯現,令人生畏,深不可測的代水好象恭侯人們去送死。看到此,有誰還會斗膽去遨游四方?而與此形成鮮明的對照的則是對楚國飲食樂舞宮室的極力贊揚與夸飾、刻劃。如贊美飲食豐盛的,“內鸧鴿鵠,味豺羹只”(把鸧鴿鵠幾種鳥類煮在放好的調料的鼎里,并以豺羹作為調味品),“鮮蠵甘雞,和楚酪只”(新鮮的大龜和美味的雞,要以楚酪來調和);刻劃樂舞之盛的,“姱修滂浩,麗以佳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美麗好看的舞女,腰枝舒展、相貌端莊、豐頰曲眉、長袖而舞),極力鋪陳,著力描繪,令人心向往之。在對居室園囿的刻劃上又十分細致入微,描繪生動,寫到夏天居室的寬大,丹砂涂屋而愈顯秀麗,房前小壇,樓簷絕霤,以及曲折往復的長廊之上還可畜養家禽。春天狩獵,或駕車或步行,玉飾轂,金飾衡,富麗堂皇,流光溢彩,白芷、蘭花以及桂花鋪滿了道路,花香彌漫路途。有此奇景美致,誰能不動心呢?
第三,語言華麗,句式整齊?!洞笳小吩谡Z言描寫上雖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詭,但仍以其華麗多采的語言,給我們展現出一幅幅奇譎詭異、絢麗多姿的畫面。如對人物相貌、姿態的描繪:“朱唇皓齒,嫭以姱只,比德好閑,習以都只。豐肉微骨,調以娛只。……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則秀雅,稚朱顏只。……姱修滂浩,麗以佳只。曾頰倚耳,曲眉規只。滂心綽態,姣麗施只。小腰秀頸,若鮮卑只?!郯作旌?,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嗌泵迹滥?img src="m.20080820-m300-w011-154000419.gif"/>只。輔奇牙,宜笑嘕之。豐肉微骨、體便娟只。”人物的容貌、姿態、裝飾、心性等方面都進行了細致入微、各各不同的刻畫,語言貼切、形象,華麗新奇,讀起來既能形象地觀繪出修女們的美容姱態,又可以品味其風格新奇、楚風濃郁而又雍容華貴的狀態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
《大招》在語言上的另一個特點是句式比較整齊,幾乎全為四言,并以楚地巫覡方言“只”作語氣詞,一方面增強了巫覡文學作品的神秘意味和宗教色彩,又一方面也使得文章結構整齊,句式劃一,便于誦讀。即使不象《招魂》句式比較靈活,從而包容量較大,內涵也較豐富,但《大招》多以四言成句卻也使得文章結構整齊,層次清晰,詞語簡潔明快,具有較強的節奏感。
雖然《大招》具有以上特點,但畢竟作為一部仿效式作品,比起《招魂》來,還缺少大膽的想象、鋪張的文筆以及更為嚴謹的結構,語言上也不如《招魂》自然流暢。雖然對君主之治和賢明政治有所發揮,但終究缺少屈原揮灑自如的文思和手筆,略顯拘謹呆板而少生氣。
上一篇:《大堤曲》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大明》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