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葉夢得·木蘭花》葉夢得
葉夢得
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花殘卻似春留戀。幾日馀香吹酒面。濕煙不隔柳條青①,小雨池塘初有燕。波光縱使明如練②。可奈落紅紛似霰③。解將心事訴東風④,只有啼鶯千種囀⑤。
小品冊(之六) 【宋】 馬遠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濕煙:潮濕的霧氣。②縱使:即使。③霰(xiàn):小雪珠,多在下雪前降下。④解:欲、將要。⑤囀:婉轉的歌聲。
鑒賞 該詞創作背景無可考,但根據詞序可知,詞人曾邀友人共聚湖上,飲酒作樂,并作有本詞,詞中滲透了對美好春光的絲絲留戀之情。全詞語言清雅精致,且簡單易讀,情調明朗,使人耳目一新。
上闋首句就以精巧的詞意吸引讀者的興趣:“花殘卻似春留戀。”通常,詞人們都是以“殘花”作為寄托傷感情緒的意象,哀嘆春之將逝,可是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將“殘花”看作是春天對世間留戀之情的表現。這為詞作奠定了溫馨明快的基調。接下來的三句,輕快地勾勒出了一派怡人的春光。“馀香”呼應了首句“春留戀”的主題,花香酒醇,是多么愜意的時刻。而環顧四周小景,也頗為可愛。“濕煙不隔柳條青”,一個“隔”字,既繪出了如夢如幻的湖上薄霧,又以別致的新意表現了柳條逼人的翠綠。柳條于白蒙蒙的霧氣中透出的青色,想必應該更為動人。“小雨池塘初有燕”,為上闋的美景增添了幾分靈動的生氣,使平面的圖畫顯得豐滿而富有立體感。
下闋以抒情為主,兼帶寫景,以情入景,兩者結合,真正達到了情景合一。雖然上闋是一派喜悅輕快的氣象,但是詩詞意在抒情,因此下闋筆鋒一轉,轉至詞人的內心世界。但仍然是從寫景引入:“明如練”的湖水,能載得起這紛飛如雪的落花嗎?字面看是“落花”,其實暗指的大概仍然是作者的“心事”。這將逝的春色,雖然被掩蓋在眾人聚會、舉杯暢飲的歡悅中,但是筵席散后寂靜之時,作者大概仍會有些許失落吧! “解將心事訴東風”,詞人想將這一絲感傷訴諸東風,可是東風哪里懂得這些呢?“只有啼鶯千種囀”,作者的情緒融入這自然之中,也被啼鶯婉轉的歌聲蓋過了。詞作的情感在下闋經歷了一個微妙的變化過程:開篇以“花殘卻似春留戀”鋪墊了較為明快的感情色彩,但是暮春時節,敏感細膩的詞人難免會有些許傷感,在下闋中難以抑制地流露出幾分傷春惜時之情,而最后兩句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作者意在將詞作最后的情感導回較為歡快的主題,因此“啼鶯千種囀”可看作是與上闋相同感情基調的意象;而另一方面,也可將其視作無奈之語——自然界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即使不舍,春天也仍然會過去,花朵也依然會凋敗,東風又怎會因為作者的心事而停止匆匆的腳步呢? 因此詞人輕微的嘆息也被啼鶯的歌聲蓋過,沒有人聽得到,也沒有人會去理解。后一種解釋即是認為詞作最后仍然是收于惆悵低落的感情上,盡管與前者呈相悖之勢,但詩歌作為一個極具開放性的文本,兩種理解都有參考價值。(高景行)
上一篇:《兩宋詞·晏幾道·木蘭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柳永·木蘭花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