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鄧剡·念奴嬌》鄧 剡
鄧 剡
驛中言別①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②。蜀鳥吳花殘照里③,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④,金人秋淚⑤,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⑥。
那信江海馀生,南行萬里,不放扁舟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⑦,回旗走懿⑧,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注釋 ①驛中:指驛站中。驛站,傳遞文書的人員中途休息換馬的處所。②英物:杰出、美好的事物。此處指文天祥。③蜀鳥:產于四川的杜鵑鳥。相傳為古蜀帝杜宇的靈魂所化。吳花:曾生長在吳國宮中的花。吳國為春秋時古國名,被越國滅亡。④銅雀春情:語出唐杜牧《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此處指被擄北上的謝太后、全太后等人。⑤金人秋淚: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中說,漢魏易代,漢武帝時所鑄捧露仙人被拆盤遷徙,“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⑥斗牛奇杰:據《晉書·張華傳》載,晉初,廣武侯張華見牛、斗二星之間常有紫氣照射,據說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張華請雷煥尋找,果然在江西豐城牢獄的地下,掘出龍泉、太阿二劍。雷煥送一劍給張華,留一劍自佩。后來張華被朝廷所殺,劍亦不知去向。雷煥死后,其子攜劍過延平津,劍忽躍出墮水,當即下水尋找,不見劍,但見二龍蟠縈,水浪驚沸。⑦睨柱吞嬴:《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藺相如攜和氏璧入秦,見秦王無意按約定給付換璧之城池,于是“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⑧回旗走懿:諸葛亮死前布下回旗陣,蜀中將士后用此計擊退司馬懿。
鑒賞 本詞是兩位英雄在分別時的悲壯之語。前途是生死未卜,來處是國破家亡。鄧剡早年追隨文天祥募兵勤王,經歷過一門十二口同時死賊火中的錐心慘痛。南宋末年,文天祥在福建、廣東一帶進行抗元斗爭,鄧剡則隨駕至厓山。帝昺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被俘。祥興二年,元軍攻打厓山,文天祥被押同往厓山招降。厓山兵敗,陸秀夫負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蹈海死,南宋徹底宣告滅亡。多次求死未果的鄧剡在敵營中遇到自殺不死的文天祥,兩位同鄉同時被押北上,“共患難者數月”,一路上互相唱和,后鄧剡因病留寓天慶觀就醫,文天祥繼續北行,臨別之際,鄧剡賦此詞為文天祥送別。
在“水天空闊”拓展出的開闊意境里,落筆便是憤慨:“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恨”是怨恨,“英物”指文天祥,同樣是長江開闊,三國時諸葛亮曾憑借東風與周瑜聯手,一舉擊退了曹操的進攻,而如今東風的恩澤卻無法吹到文天祥的身上,鐵骨錚錚的他多年堅持抗元,屢仆屢起,百折不撓,最終卻還是身陷囹圄。一句“恨東風不惜”,是作為友人的鄧剡對文天祥不幸命運發出的憤慨不平,也寓含著對國族不幸的憤慨。“蜀鳥”二句,融情入景。杜鵑的啼叫、吳宮的花草和“荒城頹壁”,都沉浸在一片荒涼的夕陽中,這是戰火焚燒后的殘破,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的悲凄,“忍見”其實是不忍。
“銅雀”二句,連用兩個典故,以古喻今。銅雀臺由曹操所筑,“銅雀春情”源自晚唐杜牧的詩句,詩中的假想在南宋末年成為殘酷的現實,此處以“銅雀春情”指被擄掠北上的謝太后、全太后等人的悲情。“金人秋淚”原指漢武帝時在建章殿前鑄造的手托承露盤的銅人,漢魏易代,捧露銅人被拆盤遷徙,這里暗指宋元易代的現實。“此恨憑誰雪”一如“恨東風不惜”中的憤慨,拳拳復國之心至今猶未忘。“堂堂”二句,化用《晉書·張華傳》的典故,“劍氣”與“奇杰”,都是世間英物,遇合之后終至失落,恰如文天祥一身正氣卻最終失敗,都是世間英物的消亡,“空認”二字,深含無奈的悲愴。
下闋轉入對即將分別的友人文天祥的惜別:“那信”三句,是回顧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奉命入元軍軍營求和被扣押后逃脫的經歷。當年被元兵押至鎮江府后,文天祥連夜逃出軍營,卻又被人誤以為是叛徒而遭到追殺,文天祥只好晝伏夜行,東逃入海,最后由海道到達溫州。文天祥既有死里逃生的膽略,鄧剡便有“放扁舟發”的期望,期望友人能平安歸來。而他自己,打算“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為了看到盟友的歸來,決意好好活下去,“濤生云滅”象征著時局變化。“睨柱吞嬴”三句再次引用歷史典故寫出對文天祥的傾慕,也是對文天祥到達大都后,如何面對元朝統治者威逼利誘的想象。不出鄧剡所料,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達三年零二月之久,始終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歇拍述說分手后自己的思念:“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從此天涯永隔,從此夜夜無寐,從此秦淮河畔的明月“應是孤月”,以景結情,悠遠又沉痛。
作為文天祥的同鄉和好友,鄧剡不會不了解文天祥的意志。他應該預計到以文天祥的剛烈忠貞決不會投降仕元,那么殺身成仁便是其此去的歸宿。在這樣的情況下二人分手,正如荊軻與眾人易水告別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回”的悲壯,所以詞中有“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斗牛空認奇杰”等隱隱不祥的詞句。這不是一首簡單的送別詞,而是由滿腔的憤慨和悲憤的血淚寫就的死別詞。(黃阿莎)
上一篇:《兩宋詞·姜夔·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家鉉翁·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