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
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獨立俯閑階,風(fēng)動秋千索。
羅幕生春寒,繡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應(yīng)濕采蓮船。
雨后碧苔院,霜來紅葉樓。
閑階上斜日,鸚鵡伴人愁。
盛唐詩人崔國輔的五言絕句,“自齊梁樂府中來”(喬億《劍溪說詩》)。“篇篇有樂府遺意”(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凡例》),風(fēng)格清新宛轉(zhuǎn),自成一體。韓偓的仿作四首,主題都是閨怨,這里選其三首。
第一首詩描寫春夜寂靜的庭院。映照庭院的月色是淡淡的,海棠花的凋落是無聲無息的,女主人公不僅默默地佇立著,而且是獨自一人,她俯視的臺階又是空蕩蕩的,四周不見一個人,唯有風(fēng)兒搖動了秋千上的繩索。這是一幅多么幽靜、寂寞而優(yōu)美的畫面!清冷的環(huán)境襯托了孤寂的人物,而凝神獨立的人物又反襯了清冷的環(huán)境。末句由靜態(tài)描寫轉(zhuǎn)入動態(tài)描寫,而動態(tài)描寫又反襯了靜態(tài)描寫。充溢全篇的清冷氣氛烘托出女主人公無限的幽怨。
第二首詩描寫秋日午后的情景。秋雨過后,院里長滿了綠色的苔蘚,被霜打紅的葉子落在樓前,西斜的日影爬上了空蕩蕩的臺階,四周不見人跡,只有鸚鵡陪伴著女主人公發(fā)愁。這首詩寫得十分委婉含蓄,前三句都是寫景,只有最后一句是在抒情中點出人和主題。碧的苔蘚,紅的落葉,色彩鮮艷的畫面中顯出荒蕪、凌亂的氣息,襯托女主人公愁怨的心情。斜日慢慢爬上閑階,說明女主人公凝望空蕩蕩的臺階已經(jīng)很久。“鸚鵡伴人愁”,則進(jìn)一步反映了女主人公寂寞空虛的心理,有動人心魄之力。
第三首詩寫暮春寒夜。暮春之夜,寒氣透過簾幕,悠悠愁緒使得閨中女子無法入夢。她想到南湖上降了一夜的雨,采蓮的船兒該被雨水打濕了。如同南朝樂府民歌中借蓮藕表示愛情一樣,這里的“采蓮”也表示愛情。采蓮船的遭遇象征著愛情的遭遇。春寒透簾幕的清冷寂寞的閨中之夜,使女主人公無法入夢而想到自己的愛情遭遇,卻不直說,而是用南湖夜雨打濕采蓮船的想象作了含蓄委婉的表達(dá),深刻、細(xì)膩地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心理。
這三首詩主題相同,情思一致,前兩首寫法大體相同而略有變化,第三首與前兩首的寫法差別較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風(fēng)格清麗、含蓄,在仿效崔國輔體的同時,顯示了晚唐時代和作者自己的特色。
上一篇:鄭谷《淮上漁者》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韓偓《觀斗雞偶作》古詩賞析與原文